最近在网络上经常看到关于小孩做作业的一些新闻和一些小视频段子。大多是家长面对小孩做作业拖拉,注意力不集中,“屡教不知”等等歇斯底里、哭笑不得,总是万般无奈。可到底是什么原因,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这样的情况呢?我想作为家长在面对孩子做作业这一个问题上,都应该去好好思考一番,找出原因,做出调整,改善这样的情况。这不仅仅是为了孩子的学习、也为了孩子以及自我的身心健康,当然对于亲子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我还未为人母,但是因为姐姐的孩子,所以也经常碰到姐姐因辅导她儿子作业而困扰的场面。因此,心里也就有了些感悟。
首先,要帮助孩子明确“做作业”这件本身的意义,应该明确告知作业是他作为学生所应该要完成的任务,他有责任去独立完成,是他自个儿的事。在不懂的情况下,可以寻求父母的帮助,而不能产生依赖。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建议父母总是”皇帝不急太监急“般死死盯住孩子的作业,一发现有做的不对、写的不好的地方就想要去提醒他、纠正他。而是应该给他时间、空间让他独自完成,等完成了之后再去检查、做引导纠正。所以当孩子觉得你足够尊重他,能获取相对自主的空间,就会比较轻松、舒适的状态去完成作业。在这里提醒一下,当你决定给他独立完成作业之前,除了帮孩子正确看待作业之外,自己也需要做好一些准备。比如,第一,必须了解孩子当天的作业内容,预设完成时间、规划完成顺序;第二、与孩子沟通,立下规则,并得到孩子的认同,这样他才会去遵守。做到这两点,孩子才可以有条不紊地完成他的作业。当然,如果孩子足够大,可以自行安排,这个阶段家长也就不用操心了。
其次,确保孩子学习、做作业的环境是安静、不易被打扰的。有很多孩子一回到家,家长就催促他赶紧做作业,也不管是何场地,最常见的是客厅。而此时,大人们或许在谈天说地,那么小孩子的注意力自然是无法集中,总想参与到话题中去。相反,让孩子回到自己的房间,特定的学习场地,没有过多的外界打扰,孩子可以沉浸到学习去,完成作业的专注度、速度也就提升上去了。
再次,若发现孩子带着情绪、不愿意做作业。家长不应该在毫不了解的情况下就死命地催促他做作业。应当先平复他的心情,明白他的情绪源于何处。比如,昨日我去姐姐家就遇到这样的情况。姐姐像平时一样又在催她孩子做作业,很显眼孩子当时是有情绪的,满脸的不高兴,被迫拿起试卷在做,但根本没心去看题目,胡乱一通地写。见状,我便靠近他,尝试与他沟通,并引导他到小书房去完成作业。我告诉他,先别急着做作业了,跟我说说你为什么如次生气,谁惹你了。或许因为平日里有少见我,他不愿意跟我诉说。我便把他独自留在房间里,让他好好安静一会。出来客厅告诉姐姐,他还带着情绪,你得好好跟他沟通一下。姐姐进去了一小会,出来告诉我,没事了,刚刚抱着我在哭,说上午去医院看望太奶奶没看到,就生气了。这样孩子心里的话说开了,心情归于平静,也就能静下心来完成作业了。
最后,在孩子做完作业给家长检查的时候,孩子是既带着期待又有恐惧的。期待的是,家长可以给他肯定、表扬,按时完成了作业,或是作业完成的很好之类。而恐惧是,自己有一些是不会做或有做的不对的,不知爸爸妈妈如何反应。这时家长的反应不应该激动、夸张,表达任何情绪之前都应该找到孩子的亮点,给予肯定。若发现做的不对的,也不应该吼叫,而是平静地引导他、找出错误的原因、并作修订。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很多家长或是因为自己以前学习好或是因为自己以前学习不好,而对孩子寄予高期望、高标准。这是不可行的,你是你,他是他,你们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要将一些本不该孩子去承担的强加在他们身上。
孩子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意识,也渴望得到平等的尊重,也希望家长可以像个朋友一样去跟他们沟通、交流。所以家长们不要以自己的意愿去强迫孩子,好好跟孩子沟通,你会发现做作业这事其实没什么难的,何必为难了孩子又为难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