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
小区的西边,有家名为:刘国栋西医外科诊所。初见,有些不解,有谁会到私人诊所看外科?
一次和我同住的小女孩喊,她腮帮子痛的一夜难忍,看牙医说要拔牙,她拒绝拔牙。又去诊所,刘医生说她是三叉神疼,打了一针便不痛了。
我听后觉得这刘医很神。看病甭管是外科内科,只有对症才能解决。
我和诊所结缘,是2018年的7月8日,母亲拉肚子。我去向诊所的刘医生说明情况,为母亲取药。次日不见好转,我搀扶着母亲去了诊所,刘医生说,老人家身体机能差些,要好的快点,得打针。后来,打了几天针,母亲好了。
2018年11月25日母亲又拉肚子。这次母亲身体虚弱的站立困难,无法走路。给她用成人尿不湿,她仍不一会儿就喊着要上厕所。爱人把痰盂改造后用坐便架支着,放在她的床边,我们尽最大的努力为她提供方便。但仍然要随时清理她身上、床上、和地上的大便。无法送她去医院。
于是我去了诊所。找到刘医生,我提出要护士到家里给母亲打针的请求。刘医生说:我们不上门打针,是因为怕在家打针,出现不良反映,无法急救。我解释道:“我也可以买轮椅推她来诊所,但我怕她忍不住随时要大便,弄脏了诊所,影响到其他来就诊的人。打针时间长,必须有个她方便地方,也不能把家里支架坐便带到诊所。实在没办法才来求助,我愿意付上门服务费。
后来,刘医生到家里给母亲做了诊断,并同意让户士到家里为母亲打针。但他反复对我说,如果打针后,老人有不良反应,一定要立即电话告知他。
第一天打针,母亲拉肚子严重,她不停要起来大便。打针的手很快鼓起。护士换另一只手打。结果是第二瓶还有四分之一时,换的手又鼓起。无奈只有收针。医生说,考虑老人不吃饭,消炎药打完,后补氨基酸,也没打。
第二天,母亲起来的频率减少,针打的比较平顺,下午三点,第二瓶针水已快完,我去诊所取氨基酸给母亲换上。快六点时,针只是过半,我担心诊所关门,便去诊所,取消毒棉签,待氨基酸打完,自己取针。
到诊所后,看到小护士正在穿白大褂。听我说要棉签。护士说:不用,药水完了,我去取针,我下午刚来,九点才下班。
转身时看着刘医生问:你们九点才下班?他说是啊!有时十一点、十二点,也下不了班,还有拖到凌晨一点,有病人在,我们就不能关门。
我续继问:“那您每天早上八点上班,工作十几个小时,中午又不休息,不累吗?”他笑笑说:“不累。就是有些困,欠睡觉。”
眼前这个带着眼镜的小个子的医生,一下子“高大”了。突然觉得他很了不起,护士中午下班后,诊所就他一个人,问诊、开方、配药全是他自己。我取氨基酸时,他好像在给一个老人打屁股针。没有休息日,没八小时工作时,他从早到晚的都在这个小诊所里忙碌。
有一天我有事外出,电话约己搬到别处去住的大姐,来帮我照顾母亲。她说:“好。明早还要去诊所打针,打完就去你家。”我问:“为什么打针,那里不舒服吗?”她说:“昨早起时突然腰痛的利害。儿子用车把我拉到诊所,刘医生给我看了说是肾结石,打了吊针昨就不痛了,今还有一针巩固一下。”她接着说:刘医生技术好,收费也不高。要是去医院看,做检查就得一天,化钱也不一定能医好病。我们搬走了,有病痛还要去我他。”
我也经常去诊所问诊,取药,打针。问诊测血压刘医生不收费,取药有时几块钱、有时几十块,打针也不过几百。他也许不会成为那种现代人定义的:腰缠万贯的有名人士。但他却成了我们这些普通人的依赖。
这个诊所,这位普通的医生,让我看到一个人真正的成功是:活着对他人有用,被他人需要。无论你有钱没钱,无论有名无名,利他,永运都是一个人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