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门口有一道十几步路的斜坡,下了斜坡,再过一片长满荆棘的空地,就是一条由南向北的沙石公路,沿公路往北不到一里,顺路又是一道斜坡,上到坡顶,右上边是靠山脚的几户人家,左下边就是我们的小学。小学修建于70年代末,全是清一色的泥墙瓦房,但因为是集体修建,所以,房屋显得宽敞明亮,在村里也算是最为气派的建造了。
学校一共坐落着两排教室,一排面南靠北,一排面西靠东。靠北的一排房屋多,还布置了两间老师的宿舍,靠东的房屋少,是我们低年级的教室。我入学的第一天,就坐在了靠东最边的一间教室里。两栋教室的院子中间,由西向东,跟北排的教室并行着,竖起一道高高的土墙,土墙是由沙土筑打起来的,天长日久,风吹雨淋,墙面上全都露出一粒粒的青色的石砾子。我们在课间活动的时候就用手指头抠了墙头的小石子相互投掷着玩。土墙的一头就是我们教室的门口。两排教室和土墙之间形成了一个窄窄的小院。
土墙的外面是一块平坦的阔地,没有围墙,阔地上架着两个木头杆子撑起的篮球架,这算是我们的操场了。土墙里的小院和外面的操场是连在一起到,每天早晨,我们跑早操的时候,都要绕着中间的土墙转来转去的跑步,一边转圈,一边随着带操队员的口令不停地喊着,一二一,一二三四!雄壮整齐的喊叫声是村子里一道迷人的风景。
记得那时,我刚刚一年级,我们低年级的教室里只有一张木桌,那是一张老师给我们上课的讲桌。讲桌只有四个简单的腿,钉着一块木板,时不时就被顽皮的同学摇抖的散落在地上。我们的课桌除了一面一尺来宽两米来长的木板做桌面,底下全都是用土坯垒成的泥腿,泥腿撑起来十几块木板,却成了我们每天读书写字的乐园。座位也是一样,几只泥脚搭着一块窄木板。一个桌前可以坐三四个同学。桌面下面的泥腿之间隔成一个个单独的小土框,我们的书包和家里拿来的零食都藏在了小土框内。
印象最深的是冬天,冬天天气很冷,教室里没有煤炉,同学们就都一个个从家里自己带一个小火炉来。我们的小火炉都是用废旧的铁碗和小瓷盆自己做的,小火炉里烧什么的都有,有木炭,树根,煤块,木屑,苞谷芯子。苞谷芯不易着火,却容易生出浓浓的白烟,象是人家锅灶里做饭时冒着的炊烟,有时候,上课了,火炉里的浓烟太大,老师就让我们把火炉拿到外面去,等烟小了,再拿进来。上课的时候,同学们都要把各自火炉里收拾的红红的,旺旺的,这样到了听课的时候,就不用一遍又一遍的顾着生火,听课分心了。
让火炉里的火旺起来的办法有很多,可以自己憋着腮帮子象鼓风机一样的使劲吹,有时候,火吹旺了,腮帮子却被烟火熏成了一个大花猫。最有用和最有趣的办法,就是甩火炉,火炉的碗盆边沿上都拴着几根结实的铁丝,最上端绑有一根细长的提环,我们就用手指头抠住提环的环扣,象表演杂技似地伸长胳膊一圈又一圈地在空中甩起来,直到火炉里的火苗被风吹的呼呼直喘气。火炉甩起来,遇到空气的鼓吹,炉火就自己熏熏燃烧的起来,旋转的炉火,就像一圈旋舞的火龙,漂亮而又惹人喜爱。 可是不知为什么,无论我们怎样使劲甩,火炉里的柴火总是一点都不会掉出来,反而越甩火越旺,让人觉得很过瘾。不过也有例外的时候,有时候,当我们兴高采烈地甩的正得意的时候,手中的火炉忽然磕在了教室门前的土墙上,这一下就糟糕了,这一磕碰,火炉里的柴火连同碗底的草灰全都泼洒在了地上,令人心疼,于是,我们就又急急忙忙的把地上的草灰和柴火重新拾进火炉里,小心翼翼地把还没有熄灭的火种收集在一起,然后再轻轻的甩几下,小火炉里的火就又熏熏燃烧起来了。
整个寒冷的严冬,我们几乎每天都是要提着火炉去上学。记得一天清晨,我从被窝里一骨碌爬起来,捡起我在门口搁了一夜的冰凉凉的小火炉,拿到屋外的檐台下。屋外很冷,轻轻地张一张口,都冒着浓浓的气雾。我从屋外的柴火堆里捡了些易燃的柴草和树枝,放在小火炉内,准备把火炉里的木柴燃起来,可是不知为什么,我费了很大劲,还是没有把火炉里的木柴点着,我十分恼怒,埋怨父亲不给我帮忙,于是父亲就起身到屋外帮我把火炉重新烧的旺旺的,我才开心的提着火炉去学校了。小时候,我很容易给父亲发小脾气,现在想想,都是那时让父亲给宠的。
岁月如梭,蓦然想想,那些难忘的情景都已经过去快三十年了,至今还觉得记忆犹新。现在小孩子上学也许再也用不着和我们儿时一样,早晨起来,还得提上一个灯笼似地小火炉去学校了。今年,我的小侄女也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但村里的小学都已经生上了带暖气的大火炉,而且,教室也都是八九十年代新盖的,有些还是楼房,崭新漂亮,保温结构也好,不像我们那时,上课的时候,一边冻得直跺脚,一边还写着生字。想想他们,比我们这代又幸福前进了一大步。
遗憾的是,八十年代中,一场大的暴雨使我们的小学发生了变化,因为山后的洪流冲进了学校,我们昔日可爱的校园顿时变成了一片泥沙堆积的荒滩,那时我刚刚到三年级,开学的第一天,因为我们没有教室上课,老师就被迫把我们的课桌搬到了村里唱戏的舞台上,几个年级的学生坐在同一间大 “教室” 里上课,熙熙攘攘,象举办竞赛活动一般。就这样凑合了不久,我们就又搬到新建的小学,新建的学校,在半山坡的一座古堡里,古堡里美丽而又静谧,象一座世外桃源,我在古堡的校园里又上三年学,就升到镇上念初中了。(13.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