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
《诗三百三首 其六十七》
【唐】寒山
山中何太冷,自古非今年。
沓嶂恒凝雪,幽林每吐烟。
草生芒种后,叶落立秋前。
此有沉迷客,窥窥不见天。
这首诗选自《寒山子诗集》的第六十七首,原诗并无题目,是笔者自加。寒山大师我们前面介绍过,是唐代著名的诗僧,生活年代大致和李白杜甫同时期。
寒山大师的诗词以白话诗著名,独树一帜,浅显易懂,极少用典,格律随意,形式自由,质朴无华,灵活生动,俗语俚语,相映成趣。
读寒山大师的诗词,初读感觉平淡浅显,然而仔细体味,就会发现不少诗词佛偈富含哲理,深蕴禅机,有一种老子所言的“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境界。
这首《山中何太冷》,就是这样,朴素无华,似乎轻描淡写,对山中景色进行素描,然而细细品味,又感觉到幽邃玄奥,其状貌难以描摹,笔者就自己的体会尝试解读。
“山中何太冷,自古非今年。”,山中为何如此寒冷?然而并非如今才是,自古依然,亘古如此。
“沓嶂恒凝雪,幽林每吐烟。”,崇山叠嶂,终年积雪,白茫茫一片,森林茂密,幽深静谧,云雾缭绕,好一派仙境!
“草生芒种后,叶落立秋前。”,山中寒冷,以至于在芒种后花草才能发芽吐蕊,而落叶不等到冬天,立秋就已经飘零了,一片孤寂,即便如此短暂,草木还是在此繁衍,和冰雪抗衡。
“此有沉迷客,窥窥不见天。”,山中有老僧,沉迷其中,窥谷忘返,即便是在深山老林难得一见天日。
这首诗用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峻峭清幽的寒山清修图:崇山峻岭,白雪皑皑,林深幽邃,云雾缭绕,茅屋石室,有道高僧,远离红尘,参禅悟道,超然洒脱。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寥寥几笔,犹如一幅写意山水图呼之欲出,然而落笔戛然而止,意境深邃,令人遐想。
寒山大师的白话诗,貌似不讲格律,然而此首诗颈联颔联却对仗工整,依律合拍,又无雕琢之态,犹如大匠运斤,举重若轻,轻描淡写之中,蕴含深意。
寒山大师的这首诗,同陶渊明的《饮酒》有异曲同工之效果,陶渊明回归田园,耕种劳作,怡然自乐;寒山师遁入空门,归隐山水,陶情养性。一农一僧,两种修行,一样得道,不故作高深,不故弄玄虚,不谈深奥,不讲经籍,同自然浑然一体,天作穹庐地作床,白云深处是故乡,体悟玄妙,难以描摹,正如陶渊明所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019/6/6榆木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