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无疑是世界上含义最为丰富的文字。一个“家”字,所谓户内有猪为“家”,一个组词“家庭”,更是写尽中国人对庭院在家中的浓浓情结。
这一千年情结,早已经根植于中国人心灵深处。一方小小的庭院,其中亭台楼阁、花草树木,无不将主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认知品位蕴藏其中。
自古以来,多少名门望族,不惜耗费巨资建设这一方天地,用以自娱、社交或者彰显家族荣耀。多少文人骚客,无论贫富,无不梦寐以求地将拥有一方庭院,视为精神归宿和生活寄托。
北京的四合院、山西的乔家大院、福建的土楼、陕北的窑洞……,庭院这一概念,早已在千年的岁月中,成为中国文化的地标。庭院,以一种东方独有的充满诗意的居住形式,让人们找回传统文化的灵韵,重新领略中国伦理智慧,书写对一种理想生活的无限向往。
关于庭院,建筑家梁思成先生曾说:“对中国人来说,有了一个自己的院子,精神才算真正有了着落。”他的妻子、才女林徽因也说:“高高的墙里是一座宽敞的庭院,里面有一个美丽的垂花门,一株海棠,两株马缨花,阳光花花泼洒进来,而外人却看不见里边”,而那个他们的家-东城区的北总布胡同3号。这方幽静而典雅的院落,曾经“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论春夏秋冬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想来便觉美好无比。
一直认为,庭院的魅力在于不仅能够在夏季纳凉,还能在暖阳中舒适地度过寒冬,它与室内的居室完美互补,更在于让人们在一方自己的天地中享受内外恣意穿梭的自由。“看庭前花开花落,荣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院子里的岁岁年年,默默书写着中国人思想深处的淡泊宁静。
庭院深深。人到中年,常存远离尘嚣的心思,便也常梦想有一方庭院,不需太深,院中有树有花,闲窗重帘,一壶清茶,几本闲书,于人间烟火气中,拥一刻清欢。虽为梦想,想想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