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在地铁上,对平淡的一天出现的小插曲耿耿于怀。
下午办完事从某区出来,公交站里挤满了不少和我一样办完事还没等到车的人。
527路来的时候,我随着大队人马上车,紧接着又跟着大队人马在地铁站下车,人群才开始分散开来。这时候一个男的悄无声息地靠近我,开始搭讪,你也是去某区办事的吧。我几乎用0分贝嗯了一句,转身拐进了一家便利店,想把他甩开。
我认得这个男人,在某区去公交站的路上,他就走在我旁边。
然后,我失败了,他也进了便利店,就这么跟着我瞎逛了十几分钟,和我一样什么也没买,在店主略带鄙夷的目光下出来了。
然后,我开始打电话,一边打电话一边来来回回过了两次马路,他还在我后面。听说,确定一个人是不是在尾随你的方法就是这样,走到马路对面再走回来,如果他跟着你的路线走,那八成就是尾随。
我本来想打个出租车,可当时正是下班高峰,到处塞车,想找一辆空车都难。朋友也说,要是他刚好也打到车,你还能带着他在城里游花园吗?再说,一个人坐出租车回家,更容易让人有机可乘。
于是,思前想后决定隐匿于人群,坐地铁。
我快步跑进地铁站,在买票的地方停下,不敢轻易进闸。逗留几分钟后,发现他就立在地铁闸旁边,我一直在他的视线范围,我甚至不经意间瞥见他那让人不寒而栗的笑意。
卧槽,真的碰见变态跟踪狂了。
于是我又出了地铁站,在外头晃,十分钟后再进去,已经不见他的踪影,我以为我成功了。
结果我又失败了,就在我闯进地铁闸的那一刻,我看到他居然追上来了,半分钟不到他又跟在我身后。
你是不是想问我,为什么不怒斥他的变态行为?
我无凭无据啊,只凭一面之词在大庭广众下发飙,我能占什么有利的局面?
这时候我已经进了地铁,一趟车过去,我没进车厢。当然,他也没进。第二趟车停稳,我假意不进,等到地铁车厢开始闪警告灯,关门的最后一刻我奋力一跃,跳进了车厢。
地铁门随后关上,我在地铁里观察了很久,才最终确定自己是真的甩掉了这个人。
(其实我真的不太建议做这么危险的事情,身手稍微有点不敏捷的都有可能夹死在那里,但我当时唯一的念头,就是跳上这趟地铁,把他远远地甩开。)
后来我发了一条朋友圈,说起今天被变态跟踪的事情,反倒试出了一堆人对这类事件的态度。
“这世上大部分事情,都是因为你想太多。”
“你今天穿得让人有想法了。”
“谁让你跟他说话呀。”
第一,种种迹象表明这件事情不会是我想得太多,我还怕自己想得太少。对危险无知无觉,可能分分钟会死于非命。
第二,我今天穿得绝对得体,短袖和半裙,不坦胸不露腿。如果这都能引起别人的犯罪欲望,那全世界的女人都不应该出门,更何况现在还是大白天。
第三,我绝对没有与他攀谈,也从来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我甚至想方设法在甩掉他,这么明显的举动我不信一个正常人会看不出来。
回答完这三个问题,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人觉得姑娘被侵犯是因为穿得太少,而为什么强奸犯进了监狱还能理直气壮地说正经女孩不会晚上九点还走在大街上,所以她们也要对这种事情负责。我想起前段时间看到的新闻,一个城市不少姑娘被泼腐蚀性液体,满腿疤痕,人们对捉拿犯罪分子归案的呼声,似乎还没有让姑娘们改穿长裤的呼声高。这是多么可怕的一种社会现象。
当然,对于这类事件也有另一种声音。
“长得好看就是容易惹起狂蜂浪蝶。”
“怎么就你偏偏会遇到这种人呢,是不是看起来太好欺负了?”
对于上述的话,说实话我也还在思考。
因为我长得好看所以跟踪我?可是,我的相貌并没有多出众,你觉得在这样的一线城市难道美女还会少吗?那为什么人海茫茫他就锁定了我?
曾经有一项研究表明,犯罪分子在选择对象的时候,身材样貌并不是他们重点考虑的因素,他们更关注这个女孩是不是一个软柿子。所以他们往往更倾向于把犯罪对象锁定为看起来软弱的女孩,比如眼神涣散没有焦点,时常低头走路或者玩手机,看起来羞涩的女孩,因为她们通常不会反抗。
虽然今天的我并不具备上述特点,但我不否认坏人选择使坏的对象时,确实会有比较长的一段观察期,来确保自己更容易得手并且逃之夭夭。我不知道什么叫“看起来软弱”,但说实话,对陌生人,我到现在还是心存善意更多,防备更少。你在大街上向我问路,我甚至会打开百度地图帮你搜索。我一直觉得做这样的自己会让我更自在,也更开心。
我笑点很低,所以我常笑。我不想对每一个人都竖起硬刺,不分好歹就率先恶意相向。但你信吗?有时候在别人眼里,你做多了是错,做少了也是错。
就像你的善良常常被人说是“傻”,你的笑容常常被人说很“假”,但假如你不表现善意,别人又会说你“冷漠”,你不笑,别人则又说你“傲娇”。
所以我选择做自己,因为做你们眼中的人实在太难,更何况你们自己又何尝能做到?我不想为了达到你们的要求而改造自己,正如我不想因为谁的直男思维而活得充满束缚,连裙子都不敢穿。
就因为我这样,所以坏人觉得我长着一副好欺负的模样?如果要让我戴着一副我不爱的面具出门,我宁愿继续长成这样。
所以,今后的日子里,既要做自己,也要学会保护自己。
女人不易,在这里与姑娘们共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