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对父母曾经叨叨叨不屑、厌烦的孩子突然觉得那些叨叨是很有用的;而曾经叨叨叨的父母会后悔当时叨叨得不对——或许我该那样说他(她)会比现在更好。
人常说“三思而后行”,其实不对的,原本是告诉人只要一思、再思,顶多思考两次就去做,做着做着就有方向就有答案了。教育小孩也是如此,总想找到最合适最完美的方法。然而,不管是那些专家还是畅销书中,自己的小孩从来没按他们的“金科玉律”长大过,没有一种方法能教好所有的小孩,就像身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也只有七十二。
养小孩的这些年,能最深切地体会到无常:有时候觉得他势在必得,他却马失前蹄;有时觉得山穷水尽疑无路,他又回头来个柳暗花明又一村……道理再好,对于不经世事的小孩暂且只是一件衣服,等他历练过了,那些道理就会成为他的血肉。所以啊,该叨叨还是要叨叨,一次比一次叨叨的有些智慧罢了。孩子们有他自己的人生,负好自己的责任,舍得让他栽个跟头,知道人活着就是会有那么多跌宕起伏;光鲜亮丽,是有人不计较破败不堪,咬牙坚持结果,这也是要他看到的。
好好说话好好做,在一起的日子能有多少?说长大就长大,也是给自己带来“麻烦”的小“冤家”拽住了时间的脚。小孩没当过大人,宽容、理解他,常常反思,时时倾听,他长大的时候我也长大了。还好,小孩子会长成大人,他也会教育自己了。
知道有些事情是帮不了孩子的,因为道理虽好,孩子有他独特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