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九华山是为了实现他多年未实现的夙愿,他说,如果那年有带父亲去九华山,父亲就不会匆匆离去。于是我们两人在十月低搭车到了九华山。
初到九华山,觉得它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村,远处是山,近处也是山,很安静很安静。走到山脚下,有一块平地,那是镇中心:到处都是酒店饭店,往来的旅游车,行走的僧侣,边走边唱佛经的江浙游客。夜晚很冷,很黑,很安静,我们早早就回了旅店。
旅店老板娘在我们下午出门前就热情地邀请我们回旅店,品尝她的菜肴,反复推荐100多块钱的农家烧鸡公,说是如何的好吃值得品尝,后来我们点了两个并不是很贵的菜,老板娘很不乐意滴做好了我们点的菜,嘴里还说这顿亏了,刚洗的头发都白洗了,又被油烟熏了。第二天早上我们下楼时,老板娘对我们的态度比第一天冷多了,问完我们今天是否退房后,就再也不讲话了。转过身热情地招呼着昨天同来的另外三个人,三人的桌子上有老板娘推荐的农家烧鸡公,有当地的笋子烧肉,一个青菜,一盆粥还有一盘子馒头。老公拉着我跟老板打声招呼就出门去了。哼,钱在我上,我想去哪儿吃就去哪儿吃。
这一天上山下山,沿路好多“小庙”都放着盆子,罐子的,上山下山的浙商游人不停地往里面投钱,一元,五元,边走边唱,好不热闹。佛教特有的斜挎包布包里装满了香火蜡烛,手里还拎着红色的塑料袋,里面装满了莲花灯,说是山上很贵,山下带比较便宜。
山上的寺庙多数都比较破,很多都是建在石崖上。想不明白的是很多寺庙的底座和地基上不知何种原因竖了好多的短树棍,好像是想要把那重重的建筑撑起来一般。走着走着我们好像走错了路,却意外地看到了一个“危庙”孤零零地悬立在山顶,有主殿和钟楼。我想旁边的应该是钟楼吧,因为吸引我的不是庙,是走在庙外的那个衣衫褴褛的,瘦骨嶙峋的和尚。和尚应该有70来岁,僧服和鞋子都打满了补丁,洗得都有点儿泛白了。和尚一手拄着根棍子,一手提着的大概是便桶,天要黑下来了,老和尚大概是准备休息了。老和尚蹒跚着往寺庙从寺庙旁边的小门进去了,和尚怎么会这么穷?尤其是在香火这么旺盛的九华山!
一边感慨一边往山下走,我们赶着在寺庙关门前去看肉身菩萨,那是座极尽奢华的寺庙,汉白玉透雕栏杆,高高的浮雕门廊,厚重的门,和在山上的寺庙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尚的衣服虽说都是灰色,却都是崭新崭新的,拿着Iphone的手机,穿着阿迪达斯的袜子,开着奥迪的车子,嘴里豪爽地说着:“赶明儿个,以我的名义,找几个人,咱们在下面再建一座庙,一年稳赚几十万!” 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同是僧侣,却一边如此清贫一边如此奢华!
为了看到肉身菩萨,我们迅速地把寺庙逛了两圈,却还是没能找到,只能感叹“缘分未到”。看着门口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和那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我也许只是看到的只是表象。老和尚虽然清贫,但内心或许很快乐呢;年轻和尚外表光鲜华丽,谁知道日子是否如所表现的那般富贵祥和呢!?
只有心中有信念,才能不为外物所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