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在石板铺成的桥上,往那条蜿蜒的河流看去,这是古镇的主河。青色的河水逐渐发深,变成一个黑色的漩涡,要将他吸入过去的记忆。记忆中是一张女人的脸,像极了他的父亲,她安静地坐着,没有一句话。衣服右腰的扣子有点松脱了,她的手在摆弄那个结扣,使劲往里摁了摁,然后又恢复了之前的坐姿。这是他的奶奶,一个裹着小脚,很少言语的女人。每次见她都是在饭桌边上,而每次她的到来,伴随着一股紧张而压抑的气氛,最后气氛像炮仗被点燃,四分五裂。这阵响动之后,是她的离开。那次,依旧是争吵后的离别情节,他的父亲送这个女人回了乡下,某天夜里,他看到了自己父亲的眼泪。
另一个女人,看着放在自己孙儿面前的可乐出神,气泡从杯底瞬间散成了许多小珠,滋滋作响,随即又归于平静。现实的平静很容易被一些响动的思绪给搅动。冷气在肆无忌惮地逃逸,在杯壁上留下凝结的珠和模糊的雾。她也陷入了过去,只是,用言语说了出来,“你知道,你爷爷的妈妈有点精神病,她丈夫生重病就躺在家里的一张凉席上,饭就放在边上,也不喂。自己跑去搓麻将。一来二去,她丈夫,也就是你爷爷的爹死了。还不是她饿死了他。”最后那句,是她的结语,她用非常肯定而简短的语言做出了判断。在听这段故事时,我没有丝毫对故事真假的怀疑,因为它总是出现在爷爷做了什么事,让奶奶埋怨了,而我也似乎从中找出爷爷有时古怪行为的遗传解释。甚至,这段语言有了自己的画面,它糅杂了一个封建旧社会的女人形象,一间破庙(其实,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是破庙,不知道是我记忆的拼接出了问题,还是奶奶在重复这个故事时,地点出了问题),一块草席,一个憨厚却苦命的病重男人,以及,一个孤零零在桌上摆着的破碗。
那天,父亲去里黎(一个苏州古镇)见志华舅公。他站在桥上,看着桥底熟悉而陌生的水,回忆起某个暑假,老宅,他的爷爷,天井里的葡萄树和不知名的花草。这里是太爷爷离开家乡后,重新开枝散叶的地方。父亲和志华舅公谈论起太爷爷来里黎的经过。志华的叙述,拨弄了他的记忆。他并非对这经过一无所知,他的妈妈曾多次提及,他还曾快乐地像说故事一样转述给他的儿子。他心里嘟哝着,先将自己知道的故事重新梳理一遍,以保证准确无误。那是在抗战时期,鬼子进村扫荡,父亲爷爷一家躲进村后的山洞里,可是父亲爷爷被抓了。日本人开始转移壮丁,在山路行进途中,他的爷爷凭借自己的机灵,逃走了。然后一路跑,辗转来到了里黎。白手起家,干点卖瓷器的活。在解放前,成了刘老板。他很确信他没有记错,但是志华的故事在一些特定事件上挑战着他记忆的准确性。
志华的描述,在时间的开头并无差别,只是少了最为惊心动魄的日本人扫荡,抓走太爷爷的桥段。以志华的回忆,太爷爷是为讨生活,直接来到了里黎。从弹棉花开始做起,然后改卖瓷器。最后结局也与父亲的记忆吻合,成了一个卖瓷器的刘老板,并置办起那栋老宅,养起了葡萄树,种起了花草。志华的讲述,多少有点触动到父亲,那个他以为的真实故事已经存在他脑中六十多年,伴随他看过自己爷爷,父亲,母亲,舅舅们纷纷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志华的描述又是不可辩驳的,因为志华也是他爷爷的亲儿子,并且是呱呱落地于此的孩子。
在两段奶奶讲述的故事中带着一些传奇的色彩,而传奇往往仅存于杜撰之中,真实恰恰可能是普通无奇,甚至带着丑陋的面容。在奶奶讲述太爷爷故事背后的时间线里,实际还穿插着文革,太爷爷因曾是老板,身份被翻了老底,招致严厉的批斗。远在上海的奶奶一家因被划为贫农,安然度过了那个时期。这似乎提示了,关于太爷爷叙述可能是合理,且非巧合的。如果分析那条故事的讲述,太爷爷机敏的性格贯穿了前后,从脱离日本人到白手干起成为刘老板,人物的性格在叙述中决定着人物的命运走向。这段叙述可能正是要塑造一个太爷爷的形象,让他看起来纯良,勇敢而聪明,交代人物的背景和命运的核心动因,使他在现实里,被挂起资本家的身份转换为受帝国主义迫害的山村百姓。
那么,这段叙述真的就如分析所言,形成于时代背景的语境下,还是说仅仅是记忆对现实的错误拼凑呢?作为本文的记述者,我站在了叙事时间终点的位置,以一个“成熟”观察者的身份,重新透析这些过去的叙事,在试图指出一种真相的过程中,实际能指出的是一种真实。如果,我们相信记忆的叙事总能指向关于现实的隐喻,或者寓言,那么在奶奶重新演绎或者记忆拼凑的叙述中,便可以看作是对过去事件影响的所指(或者认为是对影响的描绘),这层影响很深,它被不断转译和编译,形成了看似与现实真相有一段距离的文本。即使这些文本可以被更接近真相的记忆所取代,也不应低估它,作为黏连不同现实的编码文本,如果能找到某把钥匙去解码,它可能会展现出比直接对真相复述的语言,更加丰富的真实含义。它不仅会同时展开几个时空背景,几个真相,并且它还解释了其中的内涵关系。比如奶奶对她婆婆的描述,包含着婆媳关系的隐喻,以及在多年以后,依旧借着婆婆形象出现的内心写照。
关于真相可以是简单明了的陈述,但关于真实,却是一种混合着丰富内容的粘稠物。
撰文/ MQ 设计/ MQ
转载和任何形式使用请先获得授权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