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高二那些事(二)

图片来源网络

高二下学期开始分专业了,我义无反顾的选择了理科,因为虽然物理化学和生物比较费脑子计算,但我更烦的是历史政治和地理的那种死记硬背。

分科之后,虽然科目变少了但每周单一科目的数量上去了,再加上本身成绩不是很好,就渐渐的也感觉到了压力,所以每天除了晚自习,回到住的对地方我还是会在复习一段时间,但是就这样老师上课时说的知识点我还是消化不良,觉得很难,做卷子的时候还是会无从下手,渐渐的我也意识到或许学习并不是刻苦就可以解决的,不会就是不会,没有办法。

于是我开始寻找别安慰剂——看小说,我那时候迷上了郭敬明的小说,买了一本他写的《夏至未至》这本书,很羡慕里面的男主人公,学习又好画画又好,长的还帅,总希望自己也可以那样,走到哪里都是别人关注的焦点,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越缺什么就越喜欢什么”吧,后来很长时间我都在看郭敬明学的或者主编的书,感觉书里面才是真正青春的样子,就这样学习也就渐渐的落下了。

与此同时,我却对文字产生了兴趣,也尝试着去写一些散文或者现代诗,希望可以把自己的心情寄托在文字里,有时候语文课老师也会让我学一些诗啊什么的,我总是很积极的响应,有时候还会被老师赞扬学的不错。那时候心里就会很开心。

高二下学期的那个暑假是需要补课一个月的,我们每天还是一样在学校里面上课。从暑假开始我就又搬回学校住了,因为感觉在外面住学习太孤独了,还是喜欢和同学之间的那种感觉。

那时候正是盛夏,天气非常的炎热,宿舍里面又没有电风扇,所以每天中午放学后我们都要在宿舍水池那里洗一个凉水澡,然后再去午睡,不然根本睡不着。

暑期里面的一个月其实上的就已经是高三的课程了,为此我们还要去找高三的学长们借高三的课本,有的借不到的还要和同桌凑着一起看,一个下来这个高三上学期的课差不多上了有一半,接下来的一个月就是自己在家复习,因为等到9月份的高三真正开始时,上课的节奏会更快,所以如果这个学习追不上了的也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希望了,那种新闻里面说什么最后三个月刻苦学习后考上什么名校的,那是因为人家本来就是学习的料,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是没有那种可能的,所以能考上北大清华的就算他天天在家里玩他照样可以上北大清华,和我们不在一个维度,所以把这些想清楚了之后,我也就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了,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就行了,剩下的交给老天吧。

你们说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