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不畏艰险,所凭在忠诚。说起忠贞护主,魏蜀吴各有义士,魏国有典韦宛城浴血,吴有周泰身受十余创,此二人都是拿命来拼,蜀国自然也不甘人后,蜀有赵云,字子龙。
相知相念相随
首先要感谢裴松之引注的《云别传》,让赵云的形象更加饱满,否则《赵云传》仅仅二百余字,又是一个如乐进、黄忠一样短的传记了。
赵云是一个心系天下百姓的人,所以赵云最开始选择的是公孙瓒,带着本郡义士前去投靠,未料想还被公孙瓒嘲弄了“冀州人都选择袁绍,怎么就你迷途知返呢”,赵云的答案也表达了他的心迹,“要追随着仁政所在的地方”,自此赵云随着公孙瓒四处征讨。
后来刘备投奔公孙瓒这个老同学,被委任对抗袁绍,恰好在这段时光里结识了赵云,那时候赵云作为刘备麾下主骑,在此期间留下深厚的革命友谊,后来赵云兄长过世,就此离开公孙瓒,临走与刘备依依惜别,两人拉着手,赵云说“终不背德也”,不背弃恩德也是不会忘记刘备的。
两人一个在河北一个去徐州本来没多少交集了,但命运就这么奇妙,偏偏把他们牵在了一起,刘备去了袁绍那,两人重逢,这次再也不分开了,两人同床而眠,刘备还让赵云为自己偷偷招募了几百士兵,从此天南地北,相随到老。
一身是胆赵子龙
赵云生平没有过多战绩可以炫耀,也没有什么镇守一方的履历,但不可否认的是赵云的的勇猛。
长坂坡一役,赵云就算不是孤身一人,也没有几个人陪在身边,毕竟刘备他们一共就带了几十骑跑路。这时候就看赵云了,身抱幼主,还护着甘夫人,即便没有《三国演义》中七进七出的神奇,赵云也是在万军从中拼杀过来的,更别提还要带着两个人,何其雄壮!
刘备对赵云非常信任,有人对他说赵云自己跑路了,刘备直接拿戟扔过去表示了他的态度,“子龙才不会抛下我跑路呢!”,赵云也没有辜负这份信任,安稳地把幼主和甘夫人都带回来了。
其实赵云是两扶危主,还有一次是孙夫人想要带着刘禅回吴国,这次也是赵云和张飞一起截江夺回了刘禅。
后来在汉中刘备和曹操对峙的时候,黄忠想了个辙去劫曹操的粮草,本来赵云的任务是等着运粮,赵云发现黄忠半天没回来,就带着几十人去查看究竟。这一去正好碰到曹操的中军,面对着敌人的大军,赵云干了一件事,“遂前突其陈”,他带着几十个人冲阵了!!这还不算,就这么点人还把曹操军的阵型打散了,何其悍勇!
汉水空营计
赵云冲散了敌阵就回营了,发现张翼还准备闭门死守,赵云否定了这个选项,把营门大开,偃旗息鼓,摆了个空营计。尾随来的曹军惧怕有埋伏就撤退了。
这还不算完,汉水这一战是赵云生平最高光的表现了。敌人撤退了,这回轮到赵云出击了,让士兵用弩射击,逼得曹军发生踩踏事件,还有被迫跳水的,也是这一战为他赢得了“一身是胆”的威名,军中自此称他“虎威将军”。
赵云其实参与了不少重要军事行动,但能体现他领军能力的就这一次,在刘备时代赵云没什么独领一军的机会,一直到了刘禅时代赵云才能领五军之一。
完美臣子
杨戏评价赵云“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就是说赵云性格沉稳,还要负责选拔军中士兵,更难能可贵的是赵云身上没有什么差评。
就是因为赵云忠厚的性格,刘备才让他掌管内事,至于当阳、街亭、猇亭之败赵云都是出现在断后的位置,也是最危险的位置。
他曾经两度拒绝了封赏,一次是刘备,他效仿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一次是诸葛亮,他说“军事无利,何为有赐”,仗都没打赢更不该要赏赐了。试问有这样的下属,哪个上司不欣赏呢,也难怪刘备如此信任他。
《云别传》还记载了刘备伐吴时赵云的劝谏,“不应该放着魏国不管去伐吴”,这句话在那个形势下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刘备不听,收获一场大败。
身为一个臣子赵云做到了直言劝谏,忠心护主,不昧财物,如此完美的臣子也不怪乎有那么多喜爱他的人。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冲阵扶危主,谁如赵子龙。
看官感兴趣的话,三国系列都在这里了
三国流年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