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展区的效果方案筹办方各怀鬼胎各有各的打算,最痛苦的是我看懂了他们每一方的需求,明明不可为却要为之,我已经不需要通过一项工作去证明实力和能力了,看到一稿一稿优化需求后的效果,我不想干了。
至始至终我都是清楚他们水平的,单位的预算只能招到如此能力的厂商,而且合作关系错综复杂,只要你不想做事,只要你不上心,只要你不想对项目负责,就可以舒舒服服。
这种荒唐的工作作风我向来知道,也默认了这种游戏规则,但是面对过程之奇葩还是刺痛我的神经。8:59和17:00准点准分刷脸,尽最大可能摸鱼,是每一个优秀海龟和985硕博生对得住自己的找补方式。
制度之诟病不是近年风气,跟长辈聊天,这样的风气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大饭堂里搅勺子,就是这样。有人问,月入过万,没啥事,让你请假休假,让你浑水摸鱼,让你神游千里,让你各种提高自己,让你无限次试错,让你不担心被炒鱿鱼,让你能在17:00脸不红心不跳️跟上司再见,你还想怎样?
那些摊在办公桌上的日语考级、律师资格证教材、PM认证参考书、行测申论题集甚至某名校的申请材料,明目张胆地出现在每一个职员的上班时间内,我却觉得这个单位完蛋了。
最可恨的当然是自己,我竟然还不想离职竟然还不想出去闯一闯。所以只能像个贪生怕死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一边吐槽一边暗度陈仓,我不高尚,只是会脸红,工作中磨砺品格、修身养性的高大上目标,时不时就会忘掉。
极其消极极其没有动力,就连规定动作内的工作都心灰意冷。我不需要被认可,我只是对自己不满意。今天翻看了前十章新小说内容,不得不说,写得不错。
三天断更给我带来很大的消极情绪,我知道能写好它。必须写字,还是要必须写字,只有如此,才能发挥自己最大优势,让整个状态高昂起来,然后带动劣势提高。
今天看见朋友的儿女在音乐会的演奏,别人家孩子的优秀让我验证一个定理,父母的才气都会毫无怀疑地传递给下一代,我并不指望皮哥能卓尔不群,况且我知道他的优势是什么?只希望他快乐健康,况且他的高水平自尊会让他持续不断地努力和追求,我深信不疑。
好久没有全身心去专门培养皮哥了,关注自我的同时,还是应该倾斜一些时间去给予孩子高质量的引导。这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星星,我坚信。未来的人生,自己的理想要自己去实现,只希望孩子能过自己希望的人生,能选择自己期待的选择。
以前,不管遇到多么糟心的碎碎念,文章结尾都会为自己找个理由提口气,今天,不必要,允许自己承认无力,允许自己偶尔罢工。接纳不难,这是真实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