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用人才搭建出彩舞台

近期读到一篇名为《“惜才”甘肃如何“吸才”》的文章,其中有一条做法是我感触颇深。甘肃率先打破唯学历、唯论文的陈旧藩篱,为“土专家”“田秀才”“快递小哥”等实用人才开辟职称晋升通道。这何尝不是为三百六十行搭建人人皆可出彩的舞台?人才评价体系的变革,正为甘肃注入澎湃不息的活力。

这一改革,本质在于对人才价值的重估与释放。职称评定不再悬于高阁,而是“不拘一格降人才”,让那些躬身实践、创造价值的劳动者获得了制度的认可。姚文智从农民蜕变为高级农艺师,职称不仅为他带来职业尊严,更成为对接科研资源、推动产业升级的“金钥匙”——他所创建的GAP仿野生种植示范基地,正是知识赋能土地的生动写照。吕天强评上快递工程中级职称后,其职业荣誉感转化为成立工作室、培育行业骨干的内驱力。当“身份标签”让位于“能力贡献”,无数埋藏于基层的智慧便如清泉涌流,在广袤土地上浇灌出万千创新繁花。

时代发展洪流滚滚向前,甘肃的实践更呼应着社会对人才认知的深刻转变。王亚东所言的“新农人”,正是打破“面朝黄土背朝天”刻板印象的新生力量。当职称成为农民精进技艺、与时俱进的导向标,当快递工程师吕天强得以登上职业院校讲台展现行业实况,传统职业的边界与尊严被重塑。甘肃近3000名快递从业者获评技术职称,恰是社会对多元价值认同的生动注脚。

甘肃正以改革之手,为三百六十行描绘出彩的底色。当“英雄不问出处”真正成为制度现实,当职称评定成为人才成长的阶梯而非壁垒,陇原大地便不再仅仅是地理概念,更是人才奔涌、智慧闪耀的聚才新高地。我们期待这创新之风劲吹,让每一份踏实耕耘皆获尊重,让每一种匠心皆能绽放光芒。当人才不再局限于科技、医疗等传统领域,驱动发展的不竭源泉才能真正涌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