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援疆同心共富
近日,福建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久久为功做好对口援疆工作。“对口援疆”,是党中央着眼于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新时代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好对口援疆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文化润疆为纽带,推动援疆工作从“输血”向“造血”转变,从“帮扶”向“共赢”升华,让天山南北绽放共同繁荣的绚丽之花。
以民生为要,夯实“幸福”之基。对口援疆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首要目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资金、项目、人才向基层倾斜。要特别关注农村教育,通过援建学校、提供教学设备和师资培训,提升农村教育质量,为孩子们打开知识的大门,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同时,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改善医疗条件,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切实减轻看病就医负担。此外,还应注重产业扶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让新疆各族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以产业为翼,激活“造血”动能。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对口援疆需立足新疆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推动“东数西算”、新能源、特色农牧业等新兴产业布局,培育壮大纺织服装、电子产品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要加大对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的扶持力度,提供税收减免、创业贷款等优惠政策,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还要注重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和培育高端人才,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通过这些措施,形成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以文化为桥,铸牢“一体”意识。文化润疆是对口援疆的灵魂工程。要深入挖掘新疆与内地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支持博物馆、非遗工坊等文化设施建设,推动“新疆是个好地方”旅游品牌与援疆省市联动推广。实施“银龄援疆”计划,鼓励退休教师、医生、文艺工作者赴疆服务,以“传帮带”培育本土人才,让文化认同的种子扎根边疆大地。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举办文化节庆活动、艺术展览、文艺演出等,展现新疆多元文化的魅力,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通过这些举措,深化文化润疆的内涵,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疆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站在更高起点、拓宽视野、采取更务实举措,推动对口援疆工作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发展迈进,方能不辜负“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庄严承诺,让新疆这颗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辉。
下宫镇 林晟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