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孔子《论语·微子》
子路跟在队伍的后面,遇到了一位老人,用杖担着除草的用具。子路问到:“您看见我的老师了吗?”老人说:“我四肢不勤劳,五谷都分不清,我怎么能认识你老师?”说着把拐杖插在地上就干活去了。子路站着恭敬地行了礼。老人让子路留宿,杀鸡做饭给他吃,还见了两位孩子。第二天,子路回去告诉老师。孔子说:“这个人人是隐士。”让子路返回去见他。子路到了,他已经走了。子路说:“不肯出来做官是不合乎义的啊。长幼的礼节,不能废弃,君臣之间的道义关系,这又怎么能废弃呢?想要高洁之名,反倒乱了君臣之间的国之大伦。君子出来做官,是应尽的义务。大道在世上不能够实行,这我们是早就知道的。”
昨天是孔子遇到了长沮和桀溺两位隐士,今天是孔子的徒弟子路遇到了老人一家,还是在谈论国家贫穷战乱的时候作为一个有能力的人到底是出于仕还是隐于世的选择。这位老人肯定是高手,因为他在干活说自己连五谷都分不清,那就不是一位真正的农民,还能够在子路面前自嘲一番,却又不失自信与礼节,请了子路住宿还请吃饭,还让孩子过来拜见子路,这些都是人伦之道。
今天子路说到了一点,就是昨天孔子说的,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很乱,没有大道的君王在,但是我们还是得站出来。今天轮到孔子的学生了,子路学到了孔子的精髓,说的就是自己非常清楚这个世道到底是什么情况,我们不是不会做一名隐士,但是作为儒家五伦的君臣之伦是必须要做的。如果人离开了社会,离开了君臣、夫妇、父子、兄弟、朋友这些人际关系,那还谈什么大义呢?子路认为这些高洁之士虽然得到了高洁的名声,但是却失去了君臣之间的大义,在国家有难的时候没有挺身出来做官,这是失去大义的做法。
我们身边有很多的朋友,觉得现在经济不行,或者觉得这个行业不行,很多人都选择了不工作,当然那是有了一定的财富自由之后才会做出的选择,他们通常会不愿意与普通的工人打交道,觉得这些人不好沟通,都不是和自己一个级别的人,所以会认为这样的行业是干不好的,特别是像做工程、装修、中介甚至还有开工厂的等等,其实这些都是用自我清高的眼神在傲视普通的社会中人,反过来说,正是因为这些行业还不是很好才需要有能力的人站出来让这个企业,行业变得更好,让在这个行业工作的人更有尊严。
这个时候站出来是一种大义的行为,而绝非仅仅是自私自利地在做一种只是让自己舒服的选择,特别是那些选择一个不太成熟的行业,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行业建立了标准,企业作为行业的引领者在推动着行业甚至社会的发展,这种是报效祖国的大义,也是经商之人爱国的重要表现方式。这也是我认为的大商,是商人的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