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先生正看一篇文章,顺口问坐在他身旁的Judy:“你知道***吗?”
Judy一脸蒙:“谁?你刚说谁?”
NF先生忍着不耐烦重复了一遍那个名字。
Judy仍是很迷茫,显然是没听过,不认识,就问:“ta是哪个领域的?做什么的?”
NF先生有点忍无可忍,自然流露了他早就想流露的鄙夷:“**女儿(当然,这里并非说她是谁的女儿,是从她的成就上讲的,那是某种权威力量给的至高荣誉称号,大家都用这个名字叫她)啊,你不知道么?这应该谁都知道的啊!”
Judy哑然失笑:“哦哦,这个我听过,但没记她的名字。”
NF先生继续表达他对Judy不知道这个名字的不屑、不解甚至愤慨:“不应该啊,这是常识啊,到处都在提啊!”
呵呵!Judy无语了:又不是我生命里的重要他人,为啥我就天然地应该知道ta呢?凭什么还会有人认为我必须知道ta呢?
这么博学多知的NF先生难道不知道,在这个有着10多亿人口的国度里,任你再热门热点的事情,都会有好几亿人不知道,这样的客观事实么?难道不知道人是分层的,人的认知和关注点也是各种各样、各取所需的么?难道不知道人都只关心与自己相关的信息且下意识屏蔽无关信息么?难道不知道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博很有可能会杂、不专注、不精深么?难道也不知道自己的认知也是有边界有局限的么?
这就是典型的偏见啊!
偏见,有多固执,就有多伤人——没有人喜欢被鄙视的感觉,这直接影响后续沟通,也可能这一点就会导致谈话终止。
当然,偏见,首先伤己——它会让人自以为是,且陷入洋洋自得之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不就很形象地表达了这种偏见的可笑之处么?作为一个普通人,谁敢肯定自己就一定掌握了绝对真理呢?谁可以做到全知全能呢?
你认为,不等于别人认为的;你觉得理所当然的,别人可能会闻所未闻,这才是正常人该有的常识吧?!
日常生活中,这样的认知差异造成的误会、矛盾比比皆是。
病人:我这还需要注意什么?
医生:药瓶子上不都写着的嘛!
病人:我不认识字。
医生认为,写出来的就不需要再说了,可他忽略了有的病人是没有看字阅读能力的。
甲:我头疼,肚子松。
乙:头疼是受凉了,还是没睡好?肚子松……
后来俩人讨论来讨论去,花了一个半小时,乙才弄明白:甲提到的“肚子松”,是他老家方言,指的是拉肚子!
但凡涉及沟通,要想顺畅,就不能预设对方掌握的信息和认知跟自己完全一致,这样预设,就完全没有沟通的必要了。实际情况是,沟通的双方往往是有较大差异的,不是这方面的龃龉,就是那方面的不同——要知道,这很正常,也是尊重差异,包容不同的前提。
当然,这篇文章中提到的这些,可能/必然也包含我本人的很多未被觉知的偏见,写出来,以便贻笑大方吧!
末了,还是想引用林语堂先生那句话,人生在世,无非是笑笑别人,又被别人笑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