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坑是指具有巨大的容积,陡峭而圈闭的岩壁,深陷的井状或者桶状轮廓等非凡的空间与形态特质,发育在厚度特别巨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从地下通往地面,平均宽度与深度均大于100米,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或者有证据证明地下河道已迁移)的一种特大型喀斯特负地形。
出行前朋友强烈推荐重庆武隆天坑,从桃花源出来便前往之。出发时已是下午,沿G65包茂高速行驶3个多小时,到达景区附近的武隆赛喜酒店已是晚上八点的多。
酒店房间很干净,24小时热水,淡季房价每间159元,含双早。个人感觉性价比高,还不错。只是位置略有点偏,加之时间有点晚,餐馆多已关门,走了近两公里才找到就餐地。
到了重庆周边自然是要吃火锅的,大排档的火锅味道还不错,而且分量足,4人消费195元,实惠又便宜。
第二天用过早餐,退房,驱车前往游客中心。武隆喀斯特包括芙蓉洞、天生三桥、后坪冲蚀型天坑卡斯特系统,总面积380平方公里。我们游览的天生三桥,门票及电梯票125元/人。该景区2007年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2011年被定为国,家AAAAA级景区。
天坑三桥位于重庆市的武隆区城东南20公里处,是典型的喀斯特溶岩景观,以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天生三座规模庞大,气势磅礴的石拱桥称奇于世。三桥之间夹有天龙天坑和神鹰天坑,即呈三桥夹两坑分布特点。
三桥平均高200米以上,桥面宽约100米,在距离仅1.2公里的范围内就有如此庞大的三座天生桥实属国内罕见。
天坑的成因大多分两种:大多是塌陷型,罕见的是冲蚀型,而天坑三生桥即属后者。
出了下行电梯,沿步道继续往天坑底部前行,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天龙桥。天龙桥顶天立地,桥高200米,跨度300米,位居三桥第二,犹如飞龙在天,故而得名“天龙”。
“天龙桥”另一端出口的岩壁上,经过风化、淋滤、溶蚀作用天然塑成的大象面部是不是很形象?大自然很神奇吧?
继续向前,瞧,这个角度的“天龙桥”很像大拇指吧?做个类似的手型拍个照也很有趣。
看见天坑底的四合院了吧?那是作为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外景地的“天福官驿”,也正是在此之后,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生桥群和世界第二大的天坑群的天坑景区才真正为人所知。
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宫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天福官驿”始建于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地处“钻天铺”和“白果铺”之间,是古代涪州和黔州官方信息传递的重要驿站,后毁于兵燹(xian,野火)。
2005年复建于该古驿站,内陈设着骨骼健壮、马蹄飞舞似奔驰中铜筑骏马,工艺精湛、造型优美。
据悉,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邮驿历史已长达3000多年。
如今商业化了的驿站也很热闹,进去歇歇脚,逛逛饰品店也很自在。忍不住买了对银耳环,两个月过去了还搁着呢。旅游的一大弊端就是抑制不住购物的冲动,买些可能用不上的东西让其闲置。
同时,这里也是《变形金刚4》的外景地,在天龙天坑还留有机械龙的模型。游客中心也有个很大的变形金刚实物造型。
沿着绿色植被间的石板路继续向前就来到了青龙桥。青龙桥是三桥之中垂直落差最大的一座。桥高350米,宽150米,跨度400米。桥身青翠,藤蔓缠绕。夕阳西下,霞光万道,忽明忽暗,似一条真龙直上青天,故名青龙桥。
这个角度看过去极似一把直立的劈山开路的“神奇宝刀”。
黑龙桥位居最后,桥孔深黑暗,桥洞顶部岩石如一条黑龙藏身于此,令人胆战心惊。黑龙桥景色以其流态各异的“三迭泉”、“一线泉”、“珍珠泉”、“雾泉”四眼宝泉而独具特色。遗憾,手机拍不出效果,没有拍照。
从下往上看,天生桥上部貌似一只雄鹰预展翅飞翔。故此坑被命名为“神鹰天坑”。
再看看这形象生动的大猩猩画面,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三座天生桥均以“龙”命名,这不仅形象地说明了三桥壮阔的体态与宏伟的气势,也表现出人类对于自然的崇拜与敬畏。
除了石拱桥外,三生桥景区的自然风光旖旎,令人陶醉。岩壁上树木葱茏,天坑内绿草如茵,山上一股股清泉或从林中穿过,或从洞隙渗出,形成一个个或大、或小晶莹剔透的飞瀑,有的似水雾在空中飞舞,有的如银帘垂落,或奔放,或含羞,各显风姿。涓涓细流汇入谷底羊水河,缓缓流淌。宽广平静的河面,树木葱茏的森林,险峻陡峭的山崖,构成一副绿水青山、悬崖绝壁的美丽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在去之前对其了解甚少,很陌生。游览之后确实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天坑三生桥的气势磅礴景象所震撼,觉得武隆一游很值!相信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前去游览武隆喀斯特之美,观赏“三桥夹两坑”的世界奇特景观,喜欢的人定会为之震撼的!
年纪大了记忆力明显减退,2个月前的武隆经历也只能凭记忆粗略记录以作纪念,不当之处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