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与信息
情报的价值大于信号,信号的价值大于信息。有必要建立一些获取情报的渠道,并进行长期的维护,这是一件长期投资的事情。而信号只能靠直觉,知觉,来自于对内外环境的反应。泛滥的信息价值最低,但真实的环境是充斥各种各样的信息,过滤信息的成本很高,但这是不得不耗费的成本。北京一座小区清理垃圾的成本,每年要耗费数百万。垃圾信息的处理同样也需要耗费巨额的成本,并且这是一个不得不支付的成本。
基于“情报,信息,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要对未来形成多种判断,多个可能性,多种可行性。因为信息熵决定了当前世界发展的高度不确定性,而目前国际上普遍缺乏对该概念的深度研究,理解,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而落实到个人身上,就需要提升自己的信息的鉴别能力。
于海量劣质信息当中,挖掘出高质量信息,本质上就是一个淘金子的行为。对于个人而言,获取可以使用python爬虫,并设计一个鉴定信息的模型矩阵,最终过滤出相对高质量的信息。普通人也许不用这么麻烦,但对于创业者还是很有必要。
人生前进的方向和路径,如同错综复杂的网络。一定要有足够多的时间充分洞察,找到最优路径的组合。所谓的最优路径是什么,我认为就是连续走对路。只有连续走对路,才能享受到复利效应,进而实质性的拉开差距。
日常注意力是年轻人最宝贵的资源之ー,切勿放在时事热点/娱乐新闻/抖音快手等。但对高价值的现象级热点要花时间认真跟踪,分析,并从中学习到好的经验,并获得对事物深度思考的结果,例如流浪地球这部科幻电影。行业热点多是资本吹捧,大多数资本都是不干实事的,核心利益是收割智商税。而民间热点多半是是媒体带有某种功利性的宣传造势,无良媒体更容易像蝗虫一样成群趋利,而受害的稻田则是民众的心智思想。尽可能避免被低价值的热点消费情绪,时间等。信息爆炸的移动互联网年代,劣质热点本质上是一种信息危害事件。
要把注意力放在对的人,对的事情上面。消耗注意力而又不能带来任何短期/长期价值回报的信息,又或者某种正向的情感回报,对自身而言是一种损耗和负担。注意力要放在,能够带来健康的物质财富以及精神财富的信息上。
中国的教育体系里,缺乏对辩证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国的社会风气里,湊热闹也一直是几千年来的特点。当这两个社会因素叠加,再碰上移动互联网信息大爆炸,可想而知,但凡有些极端信息涌现,对整个社会都会造成一系列破坏性,这简直是灾难。
传播性的信息一般携带着情绪,多数人对该类信息的鉴定方式,主要使用个人情绪喜好进行判断。所以,某些信息已被人植入陷阱,情绪被消费被利用,最终达成信息制造者的某种目的。所以,一定要鉴别一段信息里,被携带了哪些陷阱,年轻人应当要有这样的警惕。
执行力
强大的执行力,来自于对执行方向的精确判断,以及具有详细完善的框架性业务手册。缺乏这两点的执行力,只会沦为碌碌无为的代表。执行力是基于结果论的定义。有好的结果,人们才会称执行力,而面对差的结果,人们一般多以瞎折腾形容。
执行力与行动力是有区别的,定义一定要拎的清。执行力是建立在清晰规划的路径上,而行动力则更倾向于表达某种主观上的能动性。工作任务需要的是执行力,而感情生活需要的是行动力。
在一场公平竞争的战场上,时间是执行过程中最贵的成本,基于把时间用在正确的事情上为基础,对时间的利用率就是此机会成本的竞争优势。所以,要仔细评估一个人把日常时间运用在何处,并且进一步判定运用的效率如何,以及最终时间的投入产出比和结果质量如何。一定要对执行力的结果进行一个质量鉴定。没有高质量的执行力,本质上和打败仗没什么区别。用这个方法筛选真正优秀的朋友/伙伴,同时也是用于自律自省的方法。
工作/职能/经营
一个人对任务的拆解能力,本质上考验的是一个人对系统的分析研究与归纳总结的能力。精细化拆分任务的能力,是一项难得可贵的工作能力,因为当任务拆分到词汇定义与逻辑组成结构的程度,已经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遇上这样的人才可以多留意。
通过将一份商业方案,拆分细化成多个层级的文档,是日常锻炼分析与归类两种思维能力的好方法。 而持续精细化商业方案的能力,也是一个提升商业能力与思考能力的方式,这是一件值得长期进行刻意练习的事情。
锻炼一项自动化技能,以便在面对某项工作任务之时,能够凭借本能去执行。又或者遇上紧急情况,能够行云流水般的施展开来,这其实是深厚积累的功力体现。一到紧急情况能力就失灵的,都是不合格的能力。学会让自己置身于各种不确定性条件,检验自己的能力反应情况,是一个提升自我工作能力的好方法。
正确的充分工作,应该要为各种可能性着手做准备。而不是在某条单一的业务线大量推进,随着业务的推进,反而会牵扯出一系列不确定不可控的事件发生。拥有系统化思维能力的人,一定能够清晰认知到,工作进程是犹如组织脉络一般扩展,延伸,触碰,连接…
当一个计划被赋予了名字,整个任务就将拥有生命力。名字蕴含着使命的力量,铭记使命的任务才能坚定而有力地发展,这样执行流程才能具备仪式感,仪式感能够启发对工作的信仰。
应当养成习惯性的专注自己的体力/精力,输出效率/输出质量,衡量时间长度与工作产物质量达标的比例关系,才能确保输出质量的长期稳定性。
产品经理对业务流程越是熟悉,有时候反而对需求的灵敏度就下降了。因为惯性认知的原因,会把过程的一些原本可以进一步拆分的业务环节,在思维体系里被整合成一个认知单元。单元作为思考的基础被使用,用于推断出结构级的需求。这本质上和修车只会更换零件一样的道理。
屡清楚业务逻辑的层次关系很重要。业务线可以理解为以某个可量化的结果为目标,而执行的一连串工作任务。本质上同工厂里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一样,多了些抽象性组成部分。对业务逻辑的基础理解是单一线程的路径,其次是组成该流程的各个环节。其次是分析业务开展所涉及到的工作方法,流程模式,管理制度,投入资源等要素。以上,就是构成理解业务逻辑的基础单元。
对于任何资源的生产管理,优先确保结构性的平衡。无论是性能的提升或者功能的极致追求,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忽略平衡而贸然提升某个模块的性能或者追求某个功能的极致,往往会破坏结构的平衡度。
一家企业的业务经营过程中,往往是由多条业务线交织组成的多线程工作。如何屡清楚不同业务线之间的关系,就得从每条业务线的核心逻辑分析。核心逻辑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业务逻辑的层次关系与关联关系。因此,业务线背后的核心逻辑是什么?就是一个需要持续挖掘的大命题,这也是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为什么有些企业成长的很快,又溃败的很快,根本原因就在于这。
我认为产品经理的职能范畴内,是天生自带销售属性的。基于对销售业务的进一步理解之后,逐渐明白了一些道理。一个产品之所以能够被大众接纳,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产品的商业价值解决了市场需求,基于这个核心逻辑,在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里,影响该需求被用户接受的因素非常多,进而影响产品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是产品经理的核心能力。产品被用户接受是企业经营的关键目标,而销售就是围绕这个关键目标的前线工作人员。
批判一个需求的合理性,离不开需求被接受的结果证明,接受的范围,程度,持续性等一系列考核。需求来自于对市场风向的洞察,从细节演化成为产品服务,最终还是要回归于市场验证,这是个自然循环的过程。产品经理则是负责整个自然循环的关键人,应当把格局放在这个位置。
从需求的自然循环过程,分析产品经理的职能范畴,销售能力是极其关键的一环。销售工作使得需求真实面对市场环境的各个因素。销售工作有利于需求的及时反馈与产品调整。需求的演化是一个自然循环过程,具有周期发展的特性。从产品设计,到产品研发,再到产品销售,构成了产品经理围绕需求的周期发展的关键职能路线。
确定技术的发展路线,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和成本,而中途可能还会面临不可控事件导致损失,甚至失败。确定技术的发展路线,本质上就是在市场的未来进行摸索,寻找确定路线并将其绘制出来。这个故事就和获取探险地图一样,光是获得探险地图就要牺牲很多,古往今来,一直如此。所以,在决定发展路线这件事上,拍脑袋的危害性被严重低估,所以对自我的要求应该是,禁止一切拍脑袋的行为,而不是减少拍脑袋的行为。
技术应用的落地探索,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何失败的概率高,成功的概率低;什么类型的团队失败率高,什么类型的团队成功率高;影响成功率的干扰因素可能存在哪些,这里有太多的问题,太多的细节。只有持续复现的高概率成功方法才是值得追求摸索的,这才是核心竟争力的体现。
商业活动的本质是一个故事,所以除了掌握演讲PPT写作,接下来还需要掌握如何设计商业的编剧脚本,以及业务场景分镜。成熟的工业流程生产方案以及专业的生产工具,我认为这是未来商业环境的核心竞争力。
要搭建从理论落实到硏究的执行路径。理论很重要,任何基础学科的研究,都是从理论研究开始。商业界其实之所以还存在着某些理论无用论这种无聊的话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早期企业家享受到了中国时代的发展红利,结果论又影响了后辈的价值观。当一个行业高度发达的时候,必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行业,掌握理论是运用知识的基本功。科技力量主导世界文明的发展是时代的大趋势,而科技发展的必然条件就是知识密集型产业。
从关键原因分析,多数不成熟的企业家人之所以轻视理论的重要性,我认为关键原因在于缺乏建立对理论知识的充分学习,以及缺乏掌握理论的真正常识。更大的因素在于,环境缺乏合理成熟的教育体系。
对于一个团队而言,如何保持长期良好的战斗力,是个值得深入挖掘的问题。我认为战斗力是由一个综合系数组成的概念,因此,建立一个衡量战斗力的数值评估模型,是非常关键的基础。
个人工作效率要讲究高效率,而团队工作则要讲战斗力。给团队每个人建立一个能力模型,并将这个能力模型精细化,定期考核,长期培训。根据能力模型更好且直观的进行组织协作。
决策判断
要了解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得知道一个周期的始而复终,这样才算具备了判定一件事的基础,但也仅仅只是基础。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这个世界充斥着多少谎言了。当然,比谎言更可怕的,是刻意片面的真实。这些都是空洞虚幻,迷惑人心的信息。就像人生之路脚下的一阶朽木,踩下去的结果就是掉落到一个未知的深渊,或者陷入某个麻烦的漩涡。
判断一个合作伙伴,值不值得合作,除了人品价值观之外,最重要的是仔细观察对方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及是否已经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决策体系。
影响決策的关键因素有哪些?以及何种程度的影响,会对结果造成哪些偏差和影响。因为一连串细微的变动,很可能一不小心就会导致破坏性的后果。
用相对的常识,判断相对的事实,一直如此,这才是真正合乎常理的常识。
回顾几年前做的某个决策,在当时看起来正确无比的决策,但在今天看来,其实挺糟糕的。选择对当下的自己好处最大的决定,其实往后几年看会发现,也许正是当时的那个決策导致了今天的问题,并且是个短期无解的大问题。所以,今天思考问题的时候,決不能选择一个对当下的自己最有利的決策,一定要往长期看,用发展的眼光看。
尽量不要把不知道为什么的信息,作为決策依据。
创业
越是焦虑的创业者,越是容易陷入疲劳战。我觉得,焦虑应该作为一种急性心理疾病对待,如果长期焦虑,也会发展成为慢性疾病。焦虑会导致人对信息的获取和判断失真,又会进一步导致决策失利。
什么样的创业者是优秀的创业者,例如万里挑一的卓越创业者,而什么样的创业者则是糟糕的创业者,甚至是糟糕的一塌糊涂。自己心里一定要随时有一把尺子,不可被人耽误,不可被人迷惑。但也要努力鞭挞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仅仅是优秀,还是远远不够的。优秀的人很多,我认为优秀只是一个相对于平庸的修饰词,我不想以后成为一个别人眼中的优秀创业者。
搭建一套各种资源的运营管理体系,这是创业者最为基础的硬核内功。创业者的内功以及核心竞争力,都需要通过长期的积累和磨练。
年轻人的战斗力是什么?我认为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功法,一个是武器。功法对应思维模型,武器对应办公设备,包括软硬件。在相同条件下,功法和武器的运用程度,决定了胜负。而功法和武器,也必定有三教九流之分。在竞争性赛场上,三流功法和劣质武器,就一定要毫不留情的抨击。垃圾只有一个去处,那就是垃圾场,垃圾不允许出现在决定生死的赛场。
如何理解冲突
如何理解冲突?这里需要涉及到对其本质的思考,以及造成冲突的背景。实际上这是一个复杂问题,任何对冲突的解释与补充,都不及预料冲突的发生。联想到最近自身牵扯到的一起冲突,深有感触,事实往往如此,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依旧无法深刻理解冲突,这是个庞大的命题。
于复杂当中挖掘共性,或许是理解冲突的切入点。
关于系统认知
结果的稳定性,是任何系统的发展根基。无论与个人,社会,还是国家。因此,建立结构的稳定性,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对于个体而言,最显而易见的结构稳定性,就是日常时间上的稳定性。
要意识到,理解环境的规则,这件事的重要性。
关于成长
关于成长这件事,应该彻底放下以卓越的年轻人作为竞争对象的心态。应该专注于向真正的大师级人物学习,专注于自身的积累,专注于将每一件事认真做到底做透彻,做充分,做到极致。自我设限是最大的禁忌,而选错成长标的则是青春最大的浪费。
一个人的反脆弱性只能从实战经历中见证,挫商体现在一个人面对困境时的言行举止,以及执行决策。
默默承受和暗自努力,会让一个男人成长得更快。推卸责任和理由借口,都不是男人的担当。
思考这件事要勤奋,要用心,这样执行起来才能心明透彻,一往直前。
做事最忌讳什么?我认为是,想不透,拎不清。如果一个事情想不透,拎不清,失败是大概率的事情。
要想成为大师级人物,就要对工作竖立真正的敬畏之心。高阶初学者才是潜力股,而普通初学者至普通高手都不是。如何识别真正的高阶初学者?我最近开始有了这样的意识。长期努力可以获得一技之长,但内核/天赋/价值观/方向感等要素的缺失,导致常规意义的高手/专家天花板有限,难有真正的大格局和时代使命。
沉住气是时刻自省的体现,所以面对任何情况一定要优先自省,也要识别周边的人是否真正自省。只有真正自省的人才值得长期深度合作。沉不住气的根本原因在于压力,压力越来越大的两个极端表现,一个是情绪失控,状态失常,无法冷静;而另一个表现则是愈加沉着冷静,时刻谨言慎行,干脆果断利落。所以,验证了自己的抗压性之后,应当逐步增加自己的压力。压力是个好东西,但焦虑不是。焦虑是破坏稳定情绪的催化剂,焦虑会导致一系列失控现象的发生,要及时疏解,消除。消除焦虑的能力也是心智控制能力的体现。
造化万物,推演万象的意思是指,洞察世界,理解世界,才能真正与世界相处。通俗点的话语,就是多听多看,多思考多做事,才能做到对人对事,都心里有数,推动目标结果的发生才 能游刃有余。心有余而力不足,是一大忌讳。明白这些道理缴了很多学费,要努力做好还得继续多加历练,这确实是得练辈子的功夫。
能够在年轻时就确定奋斗一生的使命,确实无法仅仅通过想就能想出来。要去折腾,琢磨,思考等,经历过各种诱惑,面对各种痛苦,一定是经历重重才能找到使命的所在。当真正的使命出现时,心灵会感受到召唤。
语言确实是有力量的,所以讲话一定要用心,这是真理。舆论也确实具有引诱人心的力量,所以面对任何舆论现象的时候,保持淡定的自我克制,离不开真正的独立思考。反思下过去,因言行举止所造成的损失,确实得不偿失。
成功和努力没有必然关系,但成功和用心有着必然的关系。所以,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不是不努力,而是应该更加努力地用心工作。
克服自身的惰性,就像锻炼身体一样,练着练着就不懒了。意志力是一种可以通过锻炼持续提升的能力,人类自身的可塑性超过大多数正常认知。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配速和功耗是关键。节奏被带偏就意味着,配速和功耗的节奏被打乱,体力会被迅速消耗殆尽,这是最近10公里长跑领域的心得。
团队协作与业务合作的各种关系中,一定要避免各种无心之举对他人造成伤害。读书时期或者工作时期,确实可以活的任性些,敢想敢说敢干。但是当今天的自己,需要去统筹一群人的利益关系的时候,言行举止,就需要非常谨慎。察言观色的能力很重要。
年轻人一定要去大胆思考未来,并将其具象化,这样就拥有了可执行路径。拥有了可执行路径,就可以规划并确定一个长期的目标,以及设立路径的阶段目标。再进步分析,路径上的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等等,越具体越详细,对于未来就越是清晰明了,哪怕是出现不确定性的风险,也能够比其他人拥有更充分的应对策略。假如世界末日来临,你的存活概率就会高于其他人。
最近进入某种努力的状态,看淡外界一切纷扰,我觉得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时光,不被消耗,不被利用。
看到一句话,“同样是别人比自己强,为什么有时会产生嫉妒,而有时会产生崇拜?近的会嫉妒,远的会崇拜;够得着的会嫉妒,够不着的会崇拜;有利益冲突的会嫉妒,没利益冲突的会崇拜。”——是的,所以得甩开别人n条街。
有些学费会通过结果直接体现,但有些学费则以隐患模式潜藏着。人一定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和缺点,这点非常重要。否则学费不仅白交,潜在的隐患也会让团队长期的努力功亏ー篑。
关于习惯
犯困是影响看书的头号敌人。一旦犯困了,一定要及时采取调整措施。例如,用冷水洗脸,深呼吸,经过有效验证,提神饮品最好是在早上状态最好的时候喝。在犯困迹象出现之前,提前消除注意力疲劳,这是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如果等到犯困迹象出现再去采用措施缓解,并不是一个好习惯。而最糟糕的习惯是什么,就是头脑发困还勉强自己看下去,或者直接去躺着碎觉趴一会。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做好精力的分配,以及状态周期的自我控制。一旦发生,便会步入恶性循环。一天状态调控失控,会直接损失好几天的高效状态,恶性循环的隐性成本其实昂贵到大数人无法想象的地步。
坚持日复一日地做正确的小事情,并且连贯性地执行多个不同类型的阶段性目标,这是需要耗费很大精力的事情。我当下所坚持做的一件正确的小事,就是保持正确的办公坐姿同时进行正确的呼吸方式。以及正在尝试改进的是正确的打字方式,以便更灵活地使用左手。这些微小的调控就像对日常行为的精雕细琢,核心目的是为了更精细化地调控精力状态。
最佳状态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需要全身心的好好感受,然后可以训练自己可以随时唤醒的身体记忆。
矫正自己错误的微习惯很重要。但如何自我意识到哪些微习惯是错误的呢?这是个值得深入挖掘的命题。最近在矫正自己的打字方法,克服不适感的过程让注意力更加集中了,我似乎掌握了刻意练习的诀窍了。
宁可在头脑清醒的时候胡思乱想,也不可在头脑不清醒的状态下胡思乱想,发呆也是同样的道理。头脑不清醒的状态下,只有一件必做之事,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头脑清醒。
关于学习
高效阅读一定要像玩电子竟技一样,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大脑要快速思考/想象,快速的眼球运动很重要。眼晴用于观看虚实,实为书本文字,虚为脑海想象。记住知识并不是学习的目的,高效学习知识才是,高效的意义是什么?即在自己的能力 范围内,追求质量与速度的平衡,获取知识,理解知识,构建脉络,输出转化,案列应用等一系列行为构成真正的高效学习。协调各项综合行为,以获取更高的综合系数评分。工作不是考试,工作是实战,机械记忆交给电脑或者手机即可。
技巧:快速的眼球运动会提升抽象思考的速度。
学习之前一定要明确学习方法论和技巧。每完成一个学习周期后,根据学习结果,针对方法论和技巧进行复盘优化。并分析出具体原因,同时提出相应的解決方案,每个学习周期要做好存档记录。以便从一个更长的周期角度挖掘出更宏观的战略方法。
一个人的基础学科能力決定了其未来发展的天花板,基础学科决定对应用学科的理解,也決定了一个人对世界的洞察范围和理解深度。在我真正推开了认知基础学科的大门之后,无比感慨自己的知识,如浩瀚宇宙中的尘埃一般微不足道,但也更加坚定了整个宇宙存在着干丝万缕的联系,或看得见,或看不见。我所能看见的,或许远不足亿万分之一。但正是这些接近无限的未知,才让未来充满无限的想象和可能,才让当下每一个细小的努力和改进都充满真实的意义。
关于思想主义
多元化本身也是一种思想主义,千万不要以为拥有多元化主义的人,就能够接纳一种特立独行,遭人诟病的思想主义。多元化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包容整体性的思想。若是某种特立独行的思想主义不兼容在这个整体性,或者构成了对整体性的破坏,多元主义也会表现出极大的排斥力。多元并不意味着包容。
要做到真正意义上,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是很困难。包容的本质,是要平衡/融合各种价值观的内核,并将其凝聚成为新的力量。
关于问题
人类社会的最大约束力来自于道德,但如何正确认识道德的约束力,约束的边界又是根据什么依据而界定,这是个好问题。问题的答案,或许是对好坏之分的判定条件。
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什么?人类为何会进化?人类真正的潜力如何被激发?我唯一知道的,就是当人类面临生死危机的时候。我们必须有意识的激活一些本能,例如强大的求生意识。
有哪些问题,过去几千年来的文明早已经有答案,而又有哪些问题,是真正的属于当前的时代。全人类共同面对未来,而不知解决方案的问题。
站在时代的角度看问题,多数问题都具有延续性。问题的本质来自于冲突/矛盾,这个冲突/矛盾是现实意义的,同时也是主观意义的。
真正会讲话的人,确实都是有智慧的人。与人交流沟通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个很值得我去思考的问题。当下并没有很清晰的答案。
如何真正理解全球化?这不仅仅是个高度复杂的学术性问题,也是个改变一生命运的问题。
冲突与矛盾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又将如何正确理解冲突的本质?这既是一个逻辑问题,社会学问题,心理学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所以,这是一个超S级的好问题,值得连续思考好几年。
一个人的决策能力,会在什么情况下失灵?如何证明,以及证明的成本多高,其证明的标准又是什么?这是个好问题。
焦虑究竟是如何影响大脑的运转的?突然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很想知道能否通过药物消除。而消除之后,又是否到导致人体本身的某些应激性反应失灵。毕竟焦虑确实会影响学习工作。焦虑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又是怎么互相影响的?对这个问题同样好奇。
关于金句
直觉,知觉,感觉,要一一放开。
讲故事能力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
真正的生死关头才能见证人性,其他情况都不可控,人性经不起考验。
如果短板是致命伤,那木桶效应则成立。
绑定现实,连接未来。
声望名气应如冰山一角,才能在浩瀚的大海里通行。
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比知道自己知道什么更重要。
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文明内核是人类自身,蕴含一切思想/情感的精髓。
大道理并非没用,只是没能用起来,所以才没用,这才是真正的关键。
逻辑是工具,数学是定理。
coding the world
“hacking”是一种精神,各个职业都需要。
我的眼中没有机会,我的眼里只有大大小小的“势”,如同江河湖海,错综复杂,阴隐阳显,生生不息。
总结
2月份思考最多的,就是关于工作与成长,而2月份确实过的很充实。细数复盘,精细化提升自己的能力,也真正明白核心竞争力的建立,是长期积累的过程。渐渐的褪去了很多浮躁,浮夸,急功近利,渐渐地不受到一些纷扰的影响。
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精细化,持续化;努力达成每一个小目标,完成一系列的小目标,就已经需要非常努力了。
3月份的写作目标,就是输出比2月份质量更高的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