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新学】学而篇·第一则

子曰:

之,不亦乎?

远方来,不亦乎?

人不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第一句

如今,「学习」是一个单独的词语。

而原文中,明显「学」和「习」是有区别的。

先学而后习,

前者是理论为主,

后者是根据所学去练习。

实践出真知也罢,

一展所学也罢,

都应该是愉悦的。

「学」的手段:

觉悟

模仿

沾染

总体来说,学即改变。

变好变坏谁知道?

「习」的方法:

实践

校正

适应

总体来说,习即适应学之改变。

最终是弃学?

还是一知半解?

亦或是超越前人?

谁又知道呢?


第二句

关于「朋」的解释,

个人认可两贝为一朋或者两系为一朋的解释。

引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意为两个相同的人组成朋,

很明显,同门或者同类的解释是比较合适的。

因此:

「朋」之间

所学相同

所行的大道也应相同

现今,朋友一词已然用烂,

此处当然也可译作朋友,

但文中对于朋的要求更加严格。


第三句

「知」的意思:

知道

了解

懂得

理会

赏识

以上一个也没有,依然不愠,是君子。


说明:

个人整理学习,浅见而已,若有观者发觉小子有错,愿受您指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