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QB家,我和同期入职的同事合租在西三环和西四环中间的八里庄北里小区,当前2020年参考均价89973,想不到我竟然住过这么贵的房子,-_-||。最近翻地图的时候发现小区离蓝靛厂很近,就是张云雷唱火的那段《探清水河》里的故事发生地:
桃叶儿尖上尖 柳叶儿就遮满了天
在其位的这个明啊公 细听我来言呐
此事哎 出在了京西蓝靛厂啊
蓝靛厂火器营儿 有一个松啊莲
小区是90年代的建筑风格,筒子楼设计,我们租住的房间基本上是回迁房的水平,水泥地面,墙面乳胶漆,家具基本没有,通天然气,有热水器,每个卧室两个板床,好在床是新的。我和CX一个房间,XCY和GYB一个房间,这应算正式开始了我的北漂生活。
从入住开始吃了大概两个星期的泡面,即使是作为狂热的泡面爱好者,我也着实吃够了。都说吃垃圾食品增肥,根据我的亲身体验,两个星期的泡面能帮助你迅速减肥成功。好在公司食堂可以提供晚餐,在告别泡面的日子我们可以在公司吃完饭再回家。
住在八里庄北里的这段时间我们没有安装宽带,所以难得的过了一段没有网络的日子。2006年网络移动终端尚不发达,没有微信的捆绑,所以即使脱网一段时间,也没有太多的失落感。当然,有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在腾达大厦旁边的网吧坐一坐。也是在这段时间,我从CX那里借来了刘慈欣的《球状闪电》,说实话那时我对国内的科幻作品还是不屑一顾的,只是实在闲来无聊消磨时间。CX说刘慈欣是国内科幻第一人,我暗想第一人就这种水平,难怪本土科幻无出头之日。《双城记》好像也是这段时间看的,之前尝试读了几次都抗不过开篇阶段的枯燥,这次终于完整读完,独特的英式幽默非常吸引人,好书。《城堡》没读完,有时候感觉读书也需要一些机缘,也许还是缘分未到。
除了读书,其他的娱乐项目就是听歌和听相声,当时的歌曲已经开始显现广场舞化,我对这种趋势极其愤慨,毕竟我还自认为品味高端,正版专辑等身的人。当然进入了MP3时代后,我的专辑支出也基本归零,MP3里变成了歌曲精选大杂烩,但总觉得缺少了专辑时代的味道。听一本完整的专辑像读一本书,未必首首经典,但有着独特的起承转合,这样的感觉在流媒体时代已经走入历史。就在感叹黄金年代一去不返的时节,《夜的第七章》从天而降。犹记在那个晚上听到周杰伦的新歌的那一刻,激动的不能自已,原来乐坛还有残存的良心,即使到今天我依然确信这首歌是周杰伦的巅峰之作。
关于相声,05-06的郭德纲初露锋芒,在来北京之前坐在家里的台式机前看郭德纲的高糊画质的相声,那时候于大爷捧哏还在走传统路线,尚未达到于谦捧一切的境界,所有的光芒都集中在那个坏坏的矮胖子身上。听到老段子的各种翻新,无数次笑到流泪。从此除了马三立、刘宝瑞以外,郭德纲的作品也成了收集对象。在确定赴京工作的时候我就暗下决心要去现场看郭德纲,直到今天也未能如愿。
住处到公司的通勤时间大概在30分钟左右,10分钟走路,20分钟车程,估计相比现在的北京交通应该算是快的吧。当然那个时候的机动车道也很拥堵,好在公交车道没人驶入,所以每天的上班时间能控制的很好。我们工作的地点位于西直门外大街和首体南路交汇处的新世纪日航饭店写字楼,与首都体育馆隔街相望,一站到动物园,还有郭德纲常年演出的北京展览馆,妥妥的黄金地段。感觉好玩的是在公司旁边还有一个无轨电车的公交车站,可以坐车到老城区,这家伙即使在2006年也算是古董车了,怀旧感十足,不知道今天是否还在运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