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两铜钱
现实中认为钱是万恶之源的应该是很少一部分的人,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嫌钱多。
而当被问及是什么时候开始进行理财的,很多人都会说,没钱怎么理财或等有了收入以后再理财;年纪大的则会说已经退休,现在再来理财为时已晚。
事实上真是这样吗?非也!理财是一生一世的事,从三岁的小孩到古稀老人,只要你有生活的需要,就不应该离开理财。
理财教育应该从小就开始培养,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而国内教育在这一块一直都是欠缺的,父母宁愿花大价钱报一些孩子或许并不感兴趣的兴趣班,也不愿在财商教育这一块有所注重。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小到打酱油、孩子玩具、糖果这些支出,都可以灌输一些关于钱的概念和合理支出的观念给孩子的,引导其正确地进行支配。对孩子的理财教育越早越好,家长注重引导,刻意培养,孩子成人后将受益终生。
我们常看到这样的例子:同样是大学生,家里每个月都给到固定的生活费,因为理财观念和财商的不同,在毕业后,有的人依旧两手空空,有的人则存下了一笔不少的存款,足以应付毕业后找工作期间的开销。而踏足社会工作后,经过几年下来,有的人还在月光族徘徊,有的人则存下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退休之后,人的收入一般不会再增加,依靠积蓄和养老保险维持生活。因为对于理财投资是“高风险、风险莫测”的错误理解,很多老年人都选择把钱放在银行存活期,好一点的会存个定期。对于老年人来说,能否将积蓄和养老保险金进行科学打理会直接影响晚年的生活质量,由于老年人的风险承受力较低,因此可以选择一些低风险的投资产品进行投资分配,如国债、银行理财等,收益将比定期存款高出不少的。积极主动规划老年后的理财方式,会不断创造新的价值,提高晚年的生活质量,使晚年生活更加富足快乐。
由此可见,年龄和有没有钱对理财都没有绝对的影响,主要还是看个人对于理财的观念如何,钱少有钱少的理法,钱多也有钱多的方式,关键在于你想不想。
当然,在谈理财时,关于它的含义我们要先弄清楚。
理财就是对个人、家庭财富进行科学、有计划和系统的管理和安排;对未来生活目标、愿景的的规划与布局;从时间长短、资金多少来对未来生活合理的设定一个或多个理财目标,通过合理安排资金,为这些目标的达成提供规划或解决方案。在具体实施规划方案的过程,也称理财。理财是关于赚钱、花钱和省钱的学问。
所谓的理财目标,简单的说,就是小伙伴们“在什么时候”——“想做一件什么事”——“需要的资金是多少”这一个过程,当然,你也可以多件事情一起规划去做。
理财是指资金的筹措和使用,是一种财务管理技巧,同时又是使投资收益达到最大化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是一种生财之道。
理财并不等同于投资,它是实现各种目标的一种手段,小孩阶段把每月的零花钱存下来买心爱的玩具;工作后攒钱买一部高逼格的手提电脑;成家后的买车买房目标;退休后的舒适晚年都是理财目标。
目标,每个人生阶段都不同,因此理财就贯穿了整个人生旅程。
请记住这句话:理财,三岁不早,六十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