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一前的暑假,我爸给买了一部手机,是4g+64g的,上了大学发现,有些软件是在学校离不了的,比如打水的软件,学习强国,手机银行,每天要填的疫情防控汇报软件,发作业的邮箱,填表格的wps,出门用的百度地图和地铁app,再不要说现在离不了的微信qq淘宝,还有其他娱乐软件。
我也为内存少的手机十分困扰,经常清理垃圾和聊天记录,一些低频率用的软件都是现用现下,用完就卸,我困扰,但我还是没有跟家里说我可能需要一部内存大点的手机。
昨天跟舍友提到因为手机老卡所以把刚刚安上的游戏又卸载了。然后舍友说你该换手机了,你不是说老卡么。我说我也觉得该换了,但是我不好意思跟我爸开口。
舍友说,他们是你爸你妈,现在他们养你,同样以后你养他们啊。你想得太多了。
不知道是不是从小被穷养的原因,我会觉得没必要用那么好的东西,我也很能将就。我觉得给家里人要钱买东西,甚至是每到月末给家里人要生活费我都不好意思开口。
我每个月的生活费不算少,每个月除了在淘宝买衣服化妆品花的会多点,吃饭方面会我比较省,但是钱还是很紧俏。
上学期打过工,因为一些原因欠下了花呗,于是上学期赚的钱让我还清了花呗并把花呗停了。这学期还在纠结要不要再去打工,因为学习这件事是根本学不完的,有一些时间,能用来打工也能用来学习,并不是这段时间实在没学的东西了,才去打工,所以我在犹豫还要不要打工。
我说这些的原因是,一方面我觉得现在我该学习,向家里人要钱很正常;但反过来我又觉得,我今年二十岁了,总是向家里人要钱很不好意思。
今天我跟爸开口了,要了1600买了部1900多的手机,其中的三百多我打算在本就剩的不多的生活费里挤挤吧,可笑么,三百我都不好意思跟我爸多要。
与此同时,昨天跟我说话的舍友今天说,她爸给她订手机了,三星的。
我说这个并不是羡慕她,而是在想我的万分犹豫以及她的毫不犹豫,所反映的我们两个的观念之间的差异。
我不知道我们谁是对的。
但在我看来,我首先是不太正常的。
我跟我姐在经济方面与家里的关系都有点怪怪的。
我姐刚毕业找工作找房子,再到后来辞掉工作想考研的时候,没有收入只吃老底,后来换房子什么的,到处用钱我姐愣是一点没向家里求助,我还把暑假赚的钱补贴给她了。
小姑家的一个比我大两岁的姐姐,刚刚工作,因为相信了什么投资,被骗了两万块,她给她爸说了,她爸还安慰她怕她想不开什么的。
我先听说的这件事,当时我想的就是,如果是我我大概不会跟爸妈说的。
后来我跟我姐说了,我姐说,如果是我被骗了两万,我肯定不会跟咱爸妈说。
所以,我很困惑,到底我这个时期,跟家里的关系怎么处才是对的?实不相瞒,跟爸妈相处,有的时候我很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