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X跟我闲聊,不知怎么就聊到了“对谁好”这个问题。X说她其实挺怕别人对她好的,因为怕自己没能够做到和对方那样的好,会觉得亏欠。
然后我说我以前也会有类似的想法,但是当经历的事情多了一点点以后,好像就没那么在意“亏欠不亏欠”的问题了。
她下了线以后我就看到了虫子发了一段话:我觉得我好幸运,没什么大病,家人都在身边,有好朋友,也曾爱过,也失去过,迷茫过,一些人离开我,又有新朋友加入,能哭能笑,遇到困难有人在身边,被理解被信任,难过有人分担,开心有人分享,知足常乐,没有很多钱但也不会挨饿,很高兴遇到你,请你们享用我的感情,我的小小愿望就是我们一起加油,到更远的未来。
然后我把图片发到朋友圈,艾特了X,我说“很高兴遇见你们~请你们好好享用我的感情~反正我觉得不乐意了我就离开~没有太多亏欠不亏欠”。
其实友情真的是很难说的一种情感,我并不觉得它低于亲情和爱情。我一直都很庆幸我的人生里有亲情和友情,爱情尚未出现。我想如果人生里缺了那些朋友,应该会缺少很多有趣又让人怀念的时光。又也许我不会像现在这样开心。
我曾经也是个很在意亏欠不亏欠的人。
在那段很自卑的时光里,我对一些人好,我希望得到相同的好,我希望用这种方式换取疼爱,我希望付出可以有回报。
可是后来有一天,我去回想那段时光,好像没有很快乐。当我学着不计较回报去对一些人好的时候,好像也没有很难过,反而幸福纯粹了一些。我不再患得患失,不再期待回报,不再祈求你要对我好。好像这样,也很幸福。
我有一个认识了七年的朋友,从最开始认识的时候,就因为有共同爱好而有很多话可以聊。在其中的几年里,我们关系是很好的。可能也是经过那样的几年吧,我一直都很珍惜她,在我心里,虽然我们没有经常联系,但是她一定是我放在心上的人。
所以当她对我冷淡,像不曾熟识一般,我心里很难过。当她对我屏蔽空间,不加我的微信的时候,我难过到跑到角落里哭了一次。当我发了长长的心里话给她的时候,她说我不懂她,她说她一直懂我,是我不懂她,她觉得我变了。然后我大哭了一场。
后来她辞职了,她说我们又可以轻松聊天了。其实我很开心,我觉得只要你还是我的朋友,我就很满足了。我知道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我们可能也不会成为很好的闺蜜了,可是那又怎么样呢?
七年的感情,我就是放不下。即使我的心中多少有点隔阂了,我也不愿意和你做老死不相往来的陌生人。那我们就做平平淡淡,偶尔可以问候的朋友好了。
你不来加我微信,那我就加你;你不跟我说问候,我就跟你说;你不关注我,那我就关注你。不是因为我觉得我需要高攀你,而是我在意那份感情,我就去做我觉得想做的事情。我不觉得你欠我什么,我也不觉得我需要你对我付出什么。
这是我乐意的,但是如果你从来不给我回馈,那我有一天会不乐意的,那我就走了。
友情也好,爱情也好,如果只有一方在做什么,另一方只有默然地默认,而没有任何回应,总有一天那个人会觉得没趣了,那他就走了。所谓的“情感对等”,大概是我们都在这份关系里为彼此做些什么,让双方都感到在这份关系里有快乐而言。至于分量是不是一定要同等,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吧?更何况,怎么衡量呢?
很多人都喜欢拿“我付出了这么多,你怎么能……?”来绑架另一个人,我觉得其实这种事情伤人而且也不利己。在所有感情中,只有你情我愿才能让彼此都找到好的感觉。一方拼命地付出,而另一方无动于衷的时候,其实那个接受的一方可能会越来越有压力,这个时候,如果没有适当的沟通的话,很容易崩盘吧?特别是爱情,但其实友情也就这个理儿。
所以我很理解X说的“怕别人对自己太好”。后面我也反思了我自己,确实有时候我也过度用力而没有和对方沟通,也许也是给朋友造成不小的困扰吧?
大概凡事把握个度,如果把握不好,不如开诚布公把事情挑明白,问清楚,你的底线在哪里,我怎么样做会让你有压力,我们怎么相处会更好。
我想,真心做朋友的两个人,不会在意彼此说实话吧?总是忍着装着憋着,也怪难受的。
我和你做朋友,是希望一起创造更多的快乐,如果不快乐,其实也没有必要做朋友,大家做个点头之交也就这样了。
人生在世,你care的越多,就越容易忘记做这件事的初衷是什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016/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