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文并茂解释开源许可证 GPL、BSD、MIT、Mozilla、Apache和LGPL的区别?
- GPL : 允许自由使用、允许修改源代码在发布源码,但是不允许将修改后或衍生的代码作为闭源的商业软件发布和销售。要求修改或衍生的代码也要遵循 GPL
- LGPL : 类似于 GPL , 但是不要求修改、衍生、调用的代码必须遵循 GPL 协议,允许 商业软件通过类库引用的方式使用代码而不需要开源
- BSD : 允许自由使用、允许修改源代码再发布源码、允许将修改后的代码作为专有软件再发布。使用开源项目的源代码时,发布源代码需要在源代码中包含原来的BSD协议,发布二进制文件等则需要在文档和版权声明中包含原来代码的BSD协议。同时不能使用开源代码的作者、机柜和原产品来做推广
- MIT : 随便使用,只要在发行的对象里包含原本的许可协议声明即可
- Mozilla(MPL) : 它不像 MIT 和 BSD 这么宽松允许完全私有化,也不像 GPL 这么严苛要求必须所有派生都开源并保持GPL。对于没有专利的代码可以自由使用、出售、重新发布等,但是带有专利的代码虽然也能使用、转让、出售,但是未经许可不准修改。MPL 协议要求用户派生的代码也遵循 MPL 许可,同时限制使用开发者商标。
- Apache :和 BSD 类似
- 需要给代码用户一份 Apache Licenc
- 如果修改代码需要在被修改文件中声明
- 在延伸的代码中需要带有原来代码的协议、商标、专利声明和其他原作者规定的所需内容
- 如果再发布的产品中包含一个 Notice 文件,则 Notic 文件中需要带有 Apache Licence 。你可以在 Notice 中
增加自己的许可,但不可以对 Apache许可造成变动
开源协议对比
二、安装centos、ubuntu系统
2.1 CentOS 7 系统安装
载入镜像
选择语言
选择最小化安装,配置磁盘、网络和时区
设置root 密码
安装完成重启
2.2 Ubuntu 20 系统安装
选择是否更新,先跳过
选择语言
网络设置
网络代理设置,默认置空
修改软件源
磁盘设置
设置主机名和登录用户
安装 OpenSSH
重启完成安装
三、通过计算机基础和帮助的学习,完成学习ifconfig命令的使用
# ifconfig
## 查看网络设备信息
ifconfig
## 启停网卡
ifconfig <网卡名称> up # 开启
ifconfig <网卡名称> down # 关闭
## 临时配置IP
ifocnfig <网卡名称> <ip地址>
ifconfig <网卡名称> <ip地址> netmask <子网掩码>
四、总结linux FHS结构
Linux FHS 从根目录 /
开始的倒置的树状结
- / : 根目录
- bin : binary , 给普通用户使用的程序
- sbin : 给管理员使用的程序
- boot : 系统启动相关内容,内核就在里面
- dev : 硬件设备
- etc : 相当于 Windows 注册表 , 放各种配置文件
- home : 相当于 Windows 下的用户文件夹 , 存放各个普通用户的家目录, root 用户除外
- root : root 用户的家目录
- run :正在运行中的程序生成的临时文件
- tmp : 临时文件
- var : 一些变动的数据,例如存放网页文件
- log : 日志文件
- usr : 一般用于存放系统安装的软件
- lib : 库文件,程序的依赖,很重要
- mnt : 用于挂载
- proc 和 sys :假的目录,用于看内存中的数据
- opt、srv : 一般用于第三方软件
五、简要描述后期学习的计划
在没有特殊情况下,一周完成四节学习计划。每周工作日下班后学习两个小时及以上,周六全天根据本周进度分批次学习,周日整理本周所学的思维导图、练习、完成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