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为流传千古之绝唱,往昔只是粗略读之,今日细细品来,如饮琼浆。

范公千古名臣,文治武功,为余心所仰之。然范公正心、正意、正形,堪比西蜀孔明、唐朝狄公,

所思所虑无不为江山社稷和黎明百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所言所行为世代人臣之表率:先天下之忧而忧,而后天下之乐而乐。

今读《岳阳楼记》,其文层次鲜明,工整严谨,动静结合,辞藻朴实而不浮华,所感所叹乃国之栋梁之言,而非无病呻吟,真是文如其人。

第一段交代文章的缘由: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因“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受朝廷嘉奖和万民期许,乃重修岳阳楼,并邀请范公做记“属予作文以记之”。

第二段则是对岳阳楼大观的总览“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点出岳阳楼位置:“在洞庭一湖”,“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大致景象: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而“朝晖”、“气象万千”六字则是为后文写景埋下伏笔;

而应景生情的概念也做了一个总览:“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不同的景象时,心情也会不一样。

第三段则是写“气象万千”中的天气恶劣时的情景: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因而在此种天气景象下,在登岳阳楼的心情是“悲”的: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紧接着第四段就写“气象万千”天气晴朗,万物复苏时的情景了: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这也是“朝晖”中的“朝”,白天的岳阳楼了;

那么晴朗的岳阳楼傍晚以后的景象呢: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成壁,渔歌互答。动静结合,虚实相映,从视觉和听觉上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傍晚和月夜中的岳阳楼。

面对如此赏心悦目的岳阳楼,自然而然,迁客骚人的心情也是不一样的“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最后,自古文章都是托物言志,抒发作者的心得、价值观、世界观以致政治理念和信仰,大多数迁客骚人都是睹物生情,因岳阳楼的“朝晖”和“气象万千而”但范公千古名臣自是不同一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互文的修辞手法,也是我们古文言简意赅的精髓和魅力所在:不以物象美好而喜,不以物象丑陋而悲,不以自己通达而喜,不以自己龙困浅滩而悲;这正是道家的思想,也是易经“福祸无门”的大义所在!

至于范公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出世通达之人的最高境界了:处朝政之上,不应只关心自己的政见和官禄,更应心系底层百姓着想;身处基层,不应只关心周围政事,而也应心怀远见,多考虑君王的大体方向,凡事先忧而后乐!

范公之文,吾辈当仿之!

范公之行,吾辈当效之!

范公之人,吾辈当敬之、仰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966年9月3日凌晨,由于不堪侮辱,傅雷夫妇于上海江苏路的家中双双自缢。为了防止自缢之后自己的尸身将上吊的椅子...
    不识途的老马阅读 389评论 0 0
  • 作者:范仲淹 朝代:北宋 庆历四年2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3。越明年4,政通人和5,百废具兴6。乃7重修岳阳楼,增其...
    唯一念想阅读 1,820评论 1 1
  • 1.生字 浩浩汤汤(shāng shāng) 淫(yín)雨 霏霏(fēi fēi)樯(qiáng)倾楫(jí)摧...
    yeyingzi阅读 1,315评论 0 0
  • 【我解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所选课文,以写记游的古代散文为主,所记景色不同,写作心境不同,却都是感...
    陈牧羊阅读 6,367评论 0 11
  • 《神曲》里“帕佩撒旦阿莱佩”,冥王普鲁托之口的含糊之词,折射出这个社会流动的本质。 传统的社会结构更多是固态的,农...
    一时之秀阅读 392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