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并不缺钱,而是脑子

本文是连载《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第三篇文章,作者彼得-蒂尔是硅谷投资人,因成功投资了Facebook赚的盆满钵满。昨天文章表达了作者对于垄断的认识,他认为,一个不落窠臼的企业需要借助科技创新,开辟崭新的市场,以赢得更旷阔的发展空间。

同为企业家的李嘉诚,也在很多场合表达过,要想发展新业务,你得先有一个天塌下来都能赚钱的业务。任何情况都能赚钱,那不就是垄断业务吗?成功人士总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价值。

1、垄断企业的特点

一般而言,专利技术在某些方面必须比它最相近的替代品好上10倍才能拥有真正的垄断优势。如果你能做到10倍好,你就可以避开竞争。作者在这里再一次强调学习要有侧重,必须集中力量培养你的优势,千万别迷信木桶原理。

其次,垄断业务要具有网络效应和规模经济。你的产品必须在初期就要对用户有价值,这样才能逐渐扩大,否则无法收到网络效应。同时,一个好的初创企业在刚开始设计时就应该考虑到之后的大规模发展潜能。服务性企业为啥难做成垄断企业,就是因为伴随规模扩大,服务人员数量也会急剧上升。

最后就是品牌优势,一家公司最显而易见的垄断是对自己品牌的垄断,因此打造一个强势品牌是形成垄断的有力方式。当然,品牌还是要靠产品支撑,如果只注重品牌宣传,而没有过硬的产品服务,也有很大隐患。

2、建立垄断的方法

作者的实战方法,特别适合初创小公司。首先,每个初创公司都应该在非常小的市场内起步。小市场几乎没有其他竞争者与,别让残酷的竞争吞噬掉你全部的利润。Facebook是在哈佛校园里发展起来,刚开始根本就不像一个社交网站。

其次,由核心事业逐渐向外扩展,实现有纪律地扩展到相近市场。这里作者的的观点是不要“搞破坏”,如果你将你的公司定位于已有公司的敌对者,那你就不会成为一个垄断企业,扩张的过程中也要尽可能躲开竞争。

作者的不竞争心法是一以贯之的,时刻都保持冷静。这种心法恰恰是渴望逆袭的人最需要修炼的。我以前计划做生意,总是认为自己万事俱备,就差钱儿了。而现在,每当感觉缺钱的时侯,就会提醒自己,可能真正欠缺的是脑子。

3、逆袭的三个技巧

同样是研究小企业的还有一本书《柔道战略》,作者是大卫-尤费,哈佛商学院的教授。柔道运动里,弱势的一方掌握了方法,一样可以战胜强大的一方。该书就从该运动里,提出了三个逆袭的技巧。

首先,就是避开与大公司面对面竞争,在另外一个赛道里发展。比如王老吉凉茶,不说自己口味多好喝,就说自己不上火,开启了饮料保健的市场。也许乌龟能赢兔子的方法,就是在沼泽地里比赛。

其次就是以守为攻,积极与大公司开展业务合作。亚马逊在进入玩具市场时,就直接和当时的玩具企业巨头合作,实现了双赢。最后,如果真到了必须火拼的时侯,就要直击大公司的弱点,可口可乐独占市场的时侯,饮料瓶的设计都是和工厂签了合同,已经批量生产,百事可乐就抓住了这个机会,一样的价格,饮料瓶容量直接加倍,迅速赢得了市场。

今天这篇文章介绍了一些初创企业时应该具备的心法和外功,现实中,逆袭几乎无处不在,并非小概率事件,国际象棋大师卡帕布兰卡说过:“要想赢,首要工作就是研究残局。”明天介绍作者看问题的一个独特视角——幂次法则。

最后说一下,这里介绍垄断企业,并不是说只有垄断最好,就像小时候背古诗,也没人指望你能写出一首像样的诗。干货也好,鸡汤也罢,时机一到,都会有用,这也是袖箭文化的初衷。还等啥,赶紧关注微信公众号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恩,其实我是先看的《定位》,但是以为工作繁忙(其实都是借口),然后我最近才看完《从0到1》,《定位》已经忘得差不多...
    养猪的琪琪阅读 4,657评论 2 0
  • 之所以关注这个产品(技术?问题?),是因为遇到一些场景上的困难。 比如App做线下推广,二维码扫描下载app,怎么...
    小刚C阅读 3,287评论 0 0
  • 文/发光的小宇宙 (一) 周六加班,中午回到家,孙先生从厨房出来,桌上已经摆好了两个菜,我打着洗洗手的旗号去厨房一...
    发光的小宇宙阅读 4,332评论 1 12
  • “这个世界是一个主动出击的时代,与其坐在家中哀叹,不让极力争取。” 今天本来打算借阅《创京东》的,但是没有找到,倒...
    青梅酒阅读 3,265评论 0 0
  • 黑白无常听说我是一个坏透的人, 便相约锁命于我。 他们轻车熟路, 我也束手无策。 从灵魂出窍的的那刻起, 到奈何桥...
    半桶蒜皮阅读 1,18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