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

这是我第三次读《亲密关系》这本书,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领悟,是因为处在不同的阶段,也是在不同的境界里才能看到不同的内容吧。

第一次读,是在四年前,老大四岁,老二一岁,我当全职妈妈的第四年。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读它,是因为我在家庭里看不到自己了,自己却又无处不在。我开始讨厌每天从早忙到晚的自己,当我哄睡了孩子起来继续完成没做完的家务,然后把疲惫不堪的身躯扔到床上却怎么也舍不得睡的时候,我开始怀疑生活的意义,开始怀疑这就是我想要的婚姻吗?那个看似阳光灿烂的二孩妈,那个看似幸福花开的小主妇,真的幸福吗?

在舍不得睡的时光里,我在《亲密关系》中找到了答案。“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背后的真正动机,其实在于需求。”

是的,维持亲密关系真正的动机在于需求。而我的需求是什么?此刻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心底很大声地冒出来的答案是——休息。

全职妈妈是24小时乘以365天的工作制,我没有假期!

于是我和先生商量,我需要将每周日定为我的休息日,因为我真的很需要一个放松的时间。而先生也终于明白,休息于他,是回到家看着老婆孩子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于我,是离开家离开孩子自己一个人出去走走。

第二次读《亲密关系》,是在两年之后的七月,婚姻第一次亮起了红灯。先生觉得我开始不听话了,我觉得他管得太多了,我们开始了权利争夺。我像是一个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开始拼命地向外探索,期待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这一次,先生妥协了,而我并没有真的很快乐,我隐隐感觉他是受伤了。在我们的权利争夺里,我看到了更多原来没有看到的东西——很深很深的爱!

带着内心的愧疚,我再一次在《亲密关系》里思考这句话:“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背后的真正动机,其实在于需求。“

是的,在我们的亲密关系里,我看到了我的需求并且竭力去争取,希望先生予以满足。可是,先生的需求是什么呢?我的需求真的需要他去帮助满足吗?

我的导师曾说,每一个,都是在为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存在,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同时,也需要兼顾环境和他人的需求。

我开始思考,我们彼此的需求在亲密关系中该如何共存。我突然明白,他是我的先生,不是父亲。我是他的妻子,不是女儿。他需要的,是一位能够和他同步前行相互扶持的太太,而不是一个还需要他去费心照顾的傻白甜。

第三次读,是在今年——婚姻进入第十年。

我想此刻,我可以借用舒婷的诗歌来描述我以为的亲密关系:

我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

像剑,

又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雄的火炬。

有一种说法是女人一生有三次成长的机会,第一次是出生,在原生家庭的成长。第二次是婚姻,在亲密关系里的成长。第三次是成为母亲,和孩子一起成长。

我很幸运,在亲密关系里的十年,我经历我的童年期,青春期,如今终于长成一个成年人。我都督导好几次跟我说,“你其实很幸运,你的先生给了你很大的空间,包容你去探索,去成长,其实他也在等待你的支持,一个有能量的妻子的支持。“

写到这里,特别想感谢先生的耐心等待,我们在婚姻里彼此疗愈,相互成长,我也终于长大,明白了,健康的亲密关系是彼此精神独立,又灵魂交融。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亲密关系是人间最大的幻相 文/张德芬 导语:亲密关系是人间最大的幻相。表面上夫妻、伴侣生死与共,执子之手、与子终老...
    aya1212阅读 8,935评论 0 9
  • 班主任日常教育管理,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除了传统做法盯,观,跟,以及正面的说服教育,不妨可以尝试使用一点让步思...
    鶑鵅阅读 3,783评论 0 1
  • 掉坑了,不知道在焦虑什么 可能是一个团队内没有一个人是可以长期稳定的产出,所以焦虑 也可能是觉得自己还不够用心没...
    艳敏姐阅读 2,256评论 0 0
  • 258123阅读 3,339评论 0 0
  • 女性的成长没有一蹴而就,经历尴尬的过往,填平凹凸的坑洼,才能找到盛开的姿态,以及最好的时光。 在某个年纪之前,你还...
    娅梓沐嫣阅读 2,04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