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几本书,真的能改变世界吗?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篇朋友圈刷爆的文章,说得是一个团队将几万本书贴上一套贴纸,能够从上面扫描二维码来进行传递,而传递的途径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先不说这种行为对于社会秩序的影响,小苏从这件事的本身来絮叨几句笔者很不成熟的观点吧。以下观点仅是个人所有,如果有不同的观点,欢迎回复碰撞。

首先,书作为知识的载体,以这种形式进行传播有失体面。这种在公共场合传播的形式,瞬间就降低了书的品味,大家可以想一想,什么东西随处可见,当然是不值钱的东西,可能是街边的小广告,可能是路人随手丢弃的垃圾,也可能是没有人管理的野猫野狗。

其次,书本是以这种浮躁的形式传播,起不到应有的价值。公共场合的人分类是很多的,喜欢看书的人不到百分之一。上大学的你可以看到,即使是校园里,整天去泡图书馆的人也是寥寥无几,更何况是社会的大染缸呢。在需求稀少的情况下进行这种行为是对书的一种亵渎。看看大妈将每人要的书放置在垃圾桶旁边,就能感受到一定的心痛了。

最后,书作为特殊的物品,只有静下心去读才是有价值的,这样浮躁的行为只能是一场作秀。从古至今,没有一个行为是将书脱离人的存在。大文豪的私人图书馆,是依附于人而存在,而不能独立存在,独立存在的诸如仓库里的书籍,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在别人的眼里只能是一堆废纸,只有将它们分发给需要的人才是真正的价值分配

那么对于这样的活动,有哪些地方可以提升,或者说可以优化呢?也是三个方面考虑:

第一、将公共场合换作固定场所,更加贴近需要的人群。将书传播,无非是找到喜爱它的读着,而真爱的读者早已自己买了书这种价格不是很贵的产品。而且固定场所寻找特定人群可以更加节省成本,同时也增加了活动的意义。

第二、卸掉共享经济的外衣,让共享经济来得更彻底。既然是共享经济,那么官方投入的几万本新书是没有必要的,不知道是害怕数据不好看或是其他什么原因,首批图书由官方的赞助商提供新书,这样对社会资源造成一定的浪费,而大家用自己看过的书则是对资源的二次利用。

第三、全域全民参加。即使是百分之一的感兴趣,那么基数大了,最后得到的额百分之一也会很大的体量,这是毫无疑问的,不信的话,每人给我一元钱我就有十二亿人民币。不应该说北上广深大城市就得到优待,而相对落后的农村则受到冷落。应该让全民参加有意义的活动,每个人从中受益

笔者不知道这个刷爆朋友圈的文章是营销目的还是其他的目的,但是个人感觉,对待知识,还是要以尊重为主,而不能够亵渎,否则,知识载体将失去它应有的价值。

希望人类的阶梯被人类善待,不然,怎么突破知识极限的囚笼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失控(东西文库)【美】凯文·凯利 凯文·凯利(Kevin Kelly,1952年4月27日~,人们昵称他为 KK)...
    产品经理说阅读 2,417评论 4 43
  • 丢失一:放心 小时候,住的老房子,睡觉几乎可以夜不闭户,从不用担心会丢失什么。 如今,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很高...
    胜因兮阅读 220评论 0 0
  • 逃不掉的天荒地老 烟火红尘的平凡男女,从不言天荒,也不许地老。然而,他们从不辜负好山好水好人间,他们自己就是天荒地...
    金指尖的花园阅读 397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