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怎样成功的(六)

官渡之战

建安四年,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后来改变天下大局。

这一年二月份,河内太守张杨被杀了,行凶的人是他的部下,叫杨丑。杨丑杀了张杨没多久,又被张杨的另一个部下眭固给杀了。

这不是普通的凶杀案,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而且主要跟曹操有关系。

在这前一年,建安三年,曹操出兵徐州,跟刘备联合攻打吕布。吕布跟张杨的关系非常好,两人曾经都任职于并州,而且都在丁原帐下效力,私交甚好。吕布逃出长安后,还曾投靠张杨。而曹操带给张杨的,只有伤害。张杨曾经接到来自曹操的书信,信中大谈张杨如何如何好,如何愿意跟张杨一起平定天下。张杨因此跟曹操联合,放曹操到了洛阳。没想到曹操一到洛阳,马上翻脸不认人,上奏朝廷,说张杨有罪,张杨该死云云。令张杨大为光火。其实那封信不是曹操本人写的,而是议郎董昭所写,跟曹操没关系。不管怎么说,在张杨看来,都是曹操恩将仇报,过河拆桥。所以,当曹操攻打吕布之时,张杨毫不犹豫地站在好兄弟吕布一边,很想帮他一把,只是河内距离徐州太远,而且跟曹操作战张杨没有把握,只能将部队摆到东市,做出要袭击曹操后方的样子,远远地给吕布助阵。

张杨的精神支持并没有给吕布带来实际的作用,十二月份,曹操攻破下邳城,处死了吕布。本来曹操的注意力还没在张杨那里,张杨也因为在献帝流落之际,提供粮食,提供帮助,深受献帝感激,被封为大司马。现在,因为吕布,他跳出来了。这不是好事,因为他站错队了。

建安四年,曹操刚从徐州撤军,走到昌邑,张杨就被杨丑给杀了,杨丑打算投靠曹操,或许他受了曹操的策反,或许他也跟卫兹一样看出了曹操的与众不同。张杨是个好人,性格仁弱,部下有谋反被发现的,他就将那人找来,然后对着那人哭,一边哭还一边数落自己,“你做得很对,造反有理,我这不对那不对。”这事令人很难想象,但古人就是这样,很多事情你都不敢相信。就像袁闳,袁绍的堂兄,他见自家权势太盛,《老子》中不是讲过了吗,太弱则泄,太盛则折,他怕祸事迟早要降临,本来打算归隐山林,但母亲尚在,于是他在院子给自己盖了一间土屋,只留了一扇窗户,住进去后就再不出来,吃喝拉撒都在里面,母亲想他了,或者他想老人了,就到窗口见个面,就这样过了十八年,他终于死了。你能理解他吗?还有诸如想儿子了不去找,而是咬自己手指以求心灵感应的;为了养活侄子,将亲生儿子抛弃的;给老虎写信,让虎群赶紧滚蛋的;发生火灾,不急着救灾,反而跪下给大火磕头的,凡此种种,都如阆苑奇葩。而千年以下,后人们对这些人的仰慕之情,竟然如长江之水,绵绵不绝,这又是一个奇观。

张杨因为性格好,所以也很得人心,他被杀了之后,眭固马上杀了杨丑替他报了仇。现在,环视天下,能跟曹操抗衡的,称得上英雄的,也就只有袁绍。于是眭固派人去通知袁绍,愿意归顺。

这事曹操肯定不愿看到。杨丑的死可以忽略,但河内的地理位置却不能忽略。一旦袁绍得到河内,那么他的势力便向南推进了很多,距离许昌不远了。本来袁绍这些年就一直谋划着想要把献帝抓在自己手里,还曾经让曹操定都鄄城,这样距离他也就近了,被曹操给拒绝了。他若是得了河内,不论从北方还是西方,都可以威胁兖州,威胁许下,曹操可不想让隔壁住个老袁。

曹操赶紧派曹仁跟史涣去阻拦此事。两人带兵赶到犬城,跟眭固遭遇了。眭固让薛洪、缪尚守着射犬,他亲自去邺城见袁绍,到这里,到犬城,没能过这个坎儿。据说他驻军射犬后,有个巫师对他说,这里不能呆,尤其是你,你想想,你的字是白兔,这是射犬,兔子遇上犬,是吧,你想想。眭固不听,就死了。原来不迷信也害死人哪!

曹仁处理掉眭固,曹操已经带着人渡过黄河,赶到射犬,薛洪跟缪尚投降。曹操任命魏种为河内太守,率军来到敖仓,这里是有名的粮仓,在这里得到补充后,八月,曹操进军到黎阳,进入冀州地界,这就是赤裸裸的挑衅了。非但如此,曹操还派于禁屯兵黄河边,派臧霸等人进兵青州,拿下齐、北海、东安等地。青州刺史是袁谭,袁绍的长子,这简直是太“他的妈妈的”了。之后,曹操分兵守住官渡,自己回许昌去了。这是建安四年九月的事情。

袁曹之间必有一战,两人都为这一天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早在建安元年的时候,因为献帝的原因,两人就闹得不痛快。到了建安二年,曹操征讨张绣,因为张绣婶子的原因,被张绣给偷袭了,死伤惨重。对头的痛苦,就是自己的幸福,本着这种精神,袁绍马上给曹操写了一封信,言辞傲慢,简直比冒顿写给吕后那封还要刺激人。曹操看了,心中那个酸爽啊!纵然这么一个凡事看得很开的人,也气得举止失常。不用说,那肯定又是陈琳执笔,这家伙以文章为匕首,比鲁迅还厉害。这事被荀彧看到了,他给曹操分析了天下大势,提出,先取吕布,再定关中,等这些不利因素都排除了,然后对付袁绍。可以说,从建安二年开始,曹操已经制定了方略,之后的几年,他就是在实施这一方略。

到建安四年,荀彧当初制定的方略基本已经实现了,关中那边,钟繇早就过去,说服关中诸将,他们已经归附朝廷,张绣现在投降了,吕布也灭了,幸运的是,袁术也在这一年死了,北到黄河,南到长江,江河之间以及河套地区已经再没有不安定因素,现在,曹操可以全力对付袁绍了。

而袁绍那边也在积极的做准备。他心中早已有了取天下的设想。会盟时他就对曹操说了,以黄河为屏障,北取冀州幽州,然后南向争天下。到建安四年,他消灭了公孙瓒,顺利拿到幽州,黄河以北已经尽在他的掌握,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全部收入他的囊中,当初的构想,如今已经成为现实,他可以出兵河南了。

对两人来说,他们之间的决战,时机已经成熟。

但是,老对手刚刚排除,新对手就已经出现。这一年,刘备偷袭了徐州,斩杀了徐州刺史车胄,曹操的后方失火了。世人对刘备的评价非常高,都认为他是一世枭雄,曹操也对刘备赞赏有加,还曾经跟他把酒论英雄。当然,要论文韬武略,刘备肯定跟曹操不在一个级别上,但他现在占据了徐州,尤其这个时候,对曹操就是一个很大的威胁。现在,曹操的处境有些不妙,北有袁绍,已经虎视眈眈,时刻准备南下,南有刘表,早就跟袁绍结盟,签订了攻守同盟条约,现在,东边又杀出个刘备。曹操已然进入了C型包围圈。下一步如何做,对曹操来说非常关键,走得好了,死局得解,走不好,那就真的成了死棋。这需要超乎常人的勇气和智慧。

曹操毫不犹豫,准备出兵讨伐刘备。很多谋士都不赞成走这一招,因为现在跟曹操争天下的是袁绍,刘备嘛,刚得徐州,不一定能有动静。曹操不放心,他料定袁绍见事迟,不会出兵,而如果不平刘备,将来跟袁绍开战,刘备必然会从后面偷袭,不管劫粮道,还是偷袭许下,都会令他分心。

曹操的想法应该是对的,从刘备后来给刘表的建议来看,如果刘备得了徐州,肯定会趁着袁曹大战从后偷袭。跟其他很多军阀比起来,刘备算得上很有眼光,也懂得韬光养晦,多年来一直在等机会,只是一直被擎肘,被限制。直到建安十八年,用了十几年,才终于等到一个好机会,从此坐定益州,三分天下。

曹操率军进攻徐州,很快便将刘备打败,刘备逃奔袁绍,徐州平定。曹操的心腹大患除掉了。而袁绍果然如曹操所料那样,按兵不动。田丰建议袁绍趁着曹操外出,派兵偷袭许下,袁绍没答应,以儿子生病为借口推脱了。这不是田丰第一次提建议。早在建安二年,曹操围攻张绣的时候,就有风声,说是田丰建议偷袭许下,而这时恰巧刘表也有出兵助张绣的迹象,于是曹操赶紧退兵了。那一次,袁绍没有成行,其实是对的,当时他跟公孙瓒已经势同水火,如果他那个时候派兵袭许,难保幽州的公孙瓒不会来一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一次,看似曹操远走,但了解曹操的人都知道,曹操是一个很懂兵法的人,研读《孙子兵法》,他出征,必然会将大本营修筑得敌人无法攻破才放心。而且这个时候于禁屯兵黄河边,守着延津。凡偷袭,讲求兵贵神速,光是黄河就不好渡,如何神速!所以,袁绍不出兵其实不算愚蠢。后来袁绍饮马黄河,到底被于禁给扼住,无法前行。看得出袁绍是个比较谨慎的人,不愿做冒险之举。

建安五年二月,袁绍简料兵众将近十万,开始南行了。他派郭图、淳于琼、颜良为先锋,攻打白马津,他自己率兵屯留黎阳,只等拿下白马津,就率兵过河。淳于琼资格比较老,颜良又是袁绍帐下有名的勇将。但凡世人提及袁绍的将领,颜良文丑必然在列,都知道这两人勇猛无敌。所以,袁绍的这种安排,明显要一举拿下白马津,给曹操一个下马威,来个开门红。

屯守白马津的是东郡太守刘延,一直在坚守。曹操从官渡赶来解围。他采用荀攸的策略,派于禁等人过河袭击获嘉、汲县,斩杀袁绍大将,烧掉粮仓三十多屯,又攻打杜氏津,攻破袁军,袁绍大军被于禁牵制住了。

趁着这个机会,曹操亲自率军奔向白马,距离白马只剩十来里,颜良才发觉。曹操派张辽跟关羽率军先行,这一战成为二哥的经典战役,具体来说,应该是二哥展示耍大刀功力的经典。他老远看见袁绍大军中的将军麾盖,知道颜良就在那里,于是拎起大刀,策马奔腾,一骑绝尘,哒哒哒直奔颜良而去。这个时候他已经得了赤兔马,那可是一匹宝马,二哥骑着宝马,如同一道闪电,一眨眼就冲进敌营,颜良还没来得及反应,脑袋就丢,二哥耍大刀的功力不同凡响,从此成为剃头界的祖师爷。这一战,二哥名闻天下,世人从此都说关羽于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如囊中探物,后来,把张飞也算进去了。

白马之围顺利得解,袁绍本来想给曹操下马威,没想到曹操给了他当头棒喝。大战一开始,他就陷入被动,被曹操牵着鼻子走。

白马之围解了之后,曹操将这里的百姓迁走,沿着黄河往南走,袁绍率兵渡过黄河,派文丑跟刘备率军紧紧追赶,在延津南边击败援军,斩杀了文丑,刘备逃了。颜良文丑是袁绍军中大将,素来号称勇猛,结果官渡之战的大幕刚拉开,两人就战死,这对袁绍以及袁军来说是个不小的震慑。这个时期可以算作官渡之战的第一个阶段,外围作战。

曹操回到官渡,袁绍进军到阳武,八月,袁绍继续向南推进,连营几十里。他这个人比较谨慎,再加上前面连败好几场,折了几员大将,所以,更加谨小慎微。他采用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策略,慢慢向前推进,两军大战一场,曹军吃了亏,于是袁绍继续向前推进,兵临官渡。此时,曹操在官渡已经屯兵整整一年了,所做的准备已经非常充分,防御工事、营寨都已坚固。

这时候,袁绍部下的谋士沮授提了条建议,他认为袁军不如曹军善战,但曹军物资不及袁军充足,所以,曹军利于速战,袁军利于持久。他建议袁绍打持久战。许攸建议这边官渡相持着,然后派一支劲旅偷袭许昌,劫走献帝,然后挟天子以讨伐曹操,必定妥妥的。两人的建议袁绍都没有采纳,他好像对曹操有一肚子火,说:“先围住这里,消灭了曹操再说。”我把你曹操消灭了,还怕小皇帝跑了吗?

他开始发动进攻,起土山,挖地道,想尽办法攻打曹操营寨。这些方法他以前对付公孙瓒时就用过,并且取得很好的效果。公孙瓒认为百楼不攻,在易县筑了上百座楼,小的有五六丈高,大的有十丈高,修得跟日本人的碉堡一样。结果袁绍挖地道,挖到碉堡底下,先用木头撑着,然后放火一烧,楼就崩塌。这算是最早的地道战了吧。地道战嗨地道战,地下藏着英雄千千万。原来袁绍还是地道战的祖师爷。

现在,他用这一招对付曹操,但曹操不是公孙瓒,你起土山,我就继续加高营寨,你挖地道,我就在营寨里挖地堑,你一露头我就能发现。曹操不是死脑子笨脑子,你有九种方法对付我,我有十种方法应付你。他能打仗在同时代人中是出了名的,很多人都忌惮他。袁术的仪仗什么的都用上了天子之礼,部下劝他称帝,他说:“不行,曹操还在呢!”还有刘备,一世枭雄,经常被曹操追着打。

袁绍用来对付公孙瓒那套,拿到这里不起作用了。看看没办法,就用最直接的,射箭吧,顿时箭飞如蝗,城里出入都得蒙着盾牌。王莽军在进攻昆阳时就用这一招,城里负户而汲。

这时候,两人都用上了一招——劫取对方粮道,袁绍也派兵劫曹军的。双方都劫,袁绍能支撑,曹操不行了。袁绍击败公孙瓒后,不但得了幽州,还得了粮草。公孙瓒在易县集聚了三百万斛,还没吃多久就让袁绍给连窝儿端了。所以袁绍的粮草很充足,你劫了,我继续运。而曹操就不行了,此时袁绍派刘备到汝南去,联合当地的山贼,煽风点火,自许昌以南都不安生了,曹操的大后方不稳,而他的兵力却无法伸到冀州去。所以,粮草不足,后方不稳,形势对他很不利。他给荀彧写信,想要退兵,回许昌算了。荀攸不赞成。现在这情形,就跟楚汉时期一样,谁先退兵,谁就势穷。贾诩等人也不赞成退兵。曹操于是硬撑着。

也是他运气好,好消息接二连三地来了,曹仁那边击败了刘备,平定了汝南,关中,钟繇派人送来了二千匹战马,而最大的一个好消息就是,袁军那边,淳于琼押运大量粮草,就在乌巢那里。

这个消息是许攸送来的。他的家属在邺县犯了事儿,让审配给抓了,他的计谋袁绍也不用,一怒之下他跑到曹操这边来了。于是有了曹操光脚迎许攸的故事。许攸建议曹操带人去烧掉乌巢那边的粮草,一旦粮草被烧,袁军的军心自然就崩溃了。曹操马上带人去了,烧掉了粮草,击败了运粮部队,割了淳于琼以及袁军士兵的鼻子。曹操本不想杀淳于琼,许攸说,你不杀他,等天亮了他照镜子一看,没鼻子了,他就永远记恨你了。于是曹操杀了淳于琼。

乌巢距离官渡四十里,曹操派人烧粮草的消息传来,袁绍激动了,他马上下令,集中兵力,攻打曹操营寨。有人说,赶紧派兵救粮草,否则大事去矣。他只派了少数人去救火,集中优势兵力,让张郃等人去攻打曹军营寨。曹军营寨坚固,攻不下,郭图等人趁机说张郃高览的坏话,张郃两人干脆投降曹操。官渡相持不到两月,袁军溃败,袁绍带着几百人逃过黄河去了。官渡之战,曹操以弱胜强,击败了袁绍。

纵观这场大战,两人的谋略高下立判。曹操从延津退兵,扼住官渡,第一,这里他已经经营一年,第二,这里距离许下比较近,利于粮草的运送,而相反的,却拉长了袁军的后勤补给线,增加了袁军运粮的困难,也给曹操制造了机会。而袁绍,一再拒绝谋士的良策,忘记了自己的本意是劫取皇帝,守着官渡跟曹操死磕,最终导致失败。他作战谨慎,但大局意识不明。

官渡一战,袁绍虽然战败,但河北四州依然在他掌控之下,他用了一年多时间,平定了各地的叛乱。但大战带给他深深的耻辱,让他羞愧愤恨,他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建安七年,在大战之后一年多,他终于烟气了。从建安七年到建安十二年,曹操用了六年时间拿下冀州,统一了北方。

可以说,给袁绍致命伤害的,不是曹操,而是袁绍自己的心态。胜败兵家事不期,包容羞辱是男儿,同曹操相比,他的气度还不够大,心态不够好。曹操虽然善于用兵,但也多次兵败,败于徐荣,败于吕布,败于张绣,败于马超,败于刘备,赤壁之战更是败得惊天动地、鬼斧神工。但他并没有死,始终活得好好的,南征北战,给儿子留下好基业,坐享文王之荣。

&&&&�����j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9,928评论 6 50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748评论 3 39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6,282评论 0 35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9,065评论 1 29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8,101评论 6 39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855评论 1 30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521评论 3 42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414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931评论 1 31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8,053评论 3 34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191评论 1 35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873评论 5 34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529评论 3 3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74评论 0 23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188评论 1 27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491评论 3 37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5,173评论 2 357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赤壁之战 建安十二年,曹操消灭了袁尚袁熙,至此,袁氏一门,父子四人全部授首,...
    战国客阅读 733评论 2 3
  •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汉末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 张角兄弟起事.百姓拥护,官军望风...
    JACKNPC阅读 37,868评论 2 12
  • 心情有点不爽 发泄一下 不能要求太完美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接受身边所有的一切 接受
    靳海燕阅读 178评论 0 0
  • 我叫王麻子,比较喜欢别人叫我王麻子,虚岁三十,性格内向,语言表达能力弱,跟女生聊天经常能把天聊死的那种,应该...
    王麻子南昌阅读 350评论 0 0
  • 以前总是说,我以后肯定不会要孩子,我要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现在真的希望毕业以后可以有一个宝宝,可以牵着她的小手给...
    悦格格阅读 4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