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原文:
The poet wind is out over the sea and the forest to seek his own voice.
冯唐版:
在海和树林
有诗人的风吹起
在找自己的声音
郑振铎版:
诗人的风,正出经海洋和森林,求它自己的歌声。
我的翻译:
诗人的风
穿越森林海洋
去寻求他自己的声音
本篇我个人觉得郑老的“歌声”不太符合voice的意思,因为我觉得泰戈尔可能在voice这个词里注入了隐含的意思,比如“发言权,呼声,意见”之类的意思,并不是仅仅指“声音,歌声”。而冯唐的翻译,乍一看,不知道“自己的声音”,是说“海和森林”还是“诗人的风”。尤其seek 这个词本身也暗示了并不是单纯的寻找关系,如果只是强调“找”,那look for, search after,hunt for都可以啊,为什么要选seek呢?所以它大约还是暗含了“求”的意思。
seek(以下解释来自bing词典)
v.
1.[t][i]寻找to look for sth/sb
2.[t][i]~ (sth)寻求;谋求;争取to try to obtain or achieve sth
3.[t](向人)请求,寻求to ask sb for sth
4.[i]~ to do sth试图;设法to try to do sth
5.寻求(或追求)…的;对…的寻求(或追求)looking for or trying to get the thing mentioned; the activity of doing this
风,穿过森林,越过海洋,追寻自己的声音。风之奏鸣曲,其高低音部的划分可以参见蒲福风级的表格。当风穿过林间的时候,可能是最轻柔的,从清风到疾风,仿佛情人的低语;而到了海上,反而是风最为狂暴的时候,10级以上的台风就都属于“陆上很少见”的范围了。因为家住北方,所以从没见到过台风,就像南国的孩子从没见过雪一样。我对于台风的印象,停留在天气预报里美丽的白色涡旋。后来,听南方的朋友说起过台风,他们并没有出现我想象中“惊恐万分”的神情,反而好像在说吃饭睡觉一样极其平常的事情,像日本人谈起地震的样子。他们给我看台风过境时候的街道照片和家里的窗户都被台风吹破了(注意是“吹”破的),他们说台风来的时候街道都可能被淹,可能会断网断电,可能走在路上都要谨小慎微,身体虚弱的可能还会被台风刮走,一去无回。
佛家说,每个人都是佛魔并存的。徐志摩说,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人和风有很多地方都很相似,暴虐的人可能内心也有着温柔的角落,温和的人也说不准会忽然狂暴。豆瓣上有篇文章(有兴趣的人可参见www.douban.com/group/topic/12193666/)论述了诗人的几点气质:酸腐,激动,固执,狂妄······这么看的话,又能看到风的影子,也难怪泰戈尔说the poet wind而不是直接wind。
为什么风要寻找自己的声音呢?我想可能是找存在感吧。无论是轻柔地穿过森林林叶间发出喜悦的沙沙声还是狂暴地掀起海上巨浪的时候发出的声响,都有力的证明了风的存在,这种存在感,是风穿越高山低岭无法获得的。
我是语熙,感谢您的阅读,晚安。
图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