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不想让孩子做的事情,她越想做怎么办?
为什么压抑想法是行不通的呢?因为当人的大脑在处理,不要去想的时候,这种刻意抑制其实是给人带来压力的,人就会处于越加紧张,疲劳和烦乱的状态,人的自我控制,就更容易失控,同时,当人们试图摆脱这种想法的时候,这个想法反而更会不断的回到脑海中。
当他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更好的达成目标,而不是放在没有达成的恐惧中的时候,结果往往更更容易达成。
一种带来的是希望,一种带来的是恐惧。
2.想让孩子自律,先给他一个强大的动机
自律这件事关键不是看自己的忍耐度,而是取决于自身的主动性,而这个主动性,主要是取决于觉得这件事有多大的价值,也就是说自律的动机有多强?
如果父母自己都能做到,他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就会变得非常的高大,他讲的话就会非常的管用。
好大学好工作,未必是孩子自身需求的动机,但是你会发现娃娃孩子会非常的在乎那种被信任的感觉,获得独立的感觉,被认同的感觉,有归属感的感觉,或是在同学中有一定地位和名誉的感觉。
3.孩子缺乏耐心,吃不了苦,是因为这一点你没有做好?
三点建议:
a.提供适量的物质满足,避免孩子有过度的选择
b.就是对电子产品进行相对的控制
c.建议就是延迟满足,让孩子足够的珍惜
人的天性就是趋利避害,就是能不吃苦就不去吃苦。
今天妈妈给儿子看了超级记忆法,里面的名人他们背东西实在是太厉害了,儿子说他暑假也想来锻炼记忆法成为最厉害的人,以后成绩也非常的厉害。
今天儿子想吃桃子,妈妈没同意,说必须把作业做完才能吃。他把桃子都削好了然后也没办法,乖乖的把桃子放在桌子上,一做完作业马上就去吃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