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读《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第一部分:国内政治情况,由帝国主义各国的矛盾和斗争引导的各派军阀矛盾和斗争,是根本不会走向和平的,暂时的妥协,即酝酿这明天的更大的战争。
第二部分:红色政权发生的和存在的原因。帝国主义的间接统治及各派军阀混战给红色正确生存发展留有了空间。国民革命军接受过民主的政治训练。
第三部分: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的失败。分析湘赣边界的发展过程,虽然结果失败,但是过程中有其可取之处,肯定其做的好的部分,要持续强化,并复盘了,八月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认清在白色政权稳定期对红色政权围剿的决心,采取了白色政权分裂期的冒进政策。
第四部分:湘赣边界的割据局面在三省中的地位及意义非常重要。这部分发展带来下几个趋势。1.土地革命的影响扩大。2.红军的数量质量提高。3.地方武装数量质量提高。4.地方人材开始减少依靠红军乃至独立。
第五部分:经济问题带来的危害,需要格外注意。
第六部分:军事根据地建设,需要做好三件事。1.修筑完备的工事。2.储备充足的粮食。3.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
再一次跟着教员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怎么进行的。大致是无数个完整的思维框架结构搭建起来的系统思维,每一个小框架结构大致是按照如下方式构建的,先是大背景分析,然后是分析各方立场及动机,最后是得出结论。
每一个微小的框架都本着实事求是,客观真实的原则去认识去分析,并得出当下判断能得出的最优建议作为下一步行动指南,并时时跟踪反馈,不断修正,确保单元框架结构的真实性,指导意见的有效性。
教员的思维框架结构的厉害之处在于其透过表象看本质的深度,怎么做到的呢,我想起了那句话: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