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是周六,我在家休息。
手机一响,我一看,原来是前段时间刚刚认识的一位“小朋友”。
说是“小朋友”,其实也不算小了,他在我们本市上一所职业中专,算起来也得十六七岁了。
我接听了他的电话。
他在电话那边说话小心翼翼,像极了当初我刚刚认识他的样子。
我最终听明白了,他是想借钱。
他说,他花呗上需要还钱,差一千块钱,但不想让父母知道,所以想求助于我。
本来我对借钱这件事就挺敏感,因为之前有被骗上当的经历。况且与这位“小朋友”才认识没有几天,只不过相互之间留有微信和手机号而已。
我断然拒绝了。
我说,我这次不能帮你,自己没有钱就不要搞花呗之类的东西。
之后,又觉得这样拒绝有些太直接了,毕竟之前我确实说过如果有困难我将尽量帮助他之类的话,因此又回了一条微信:
不是我不想帮你,是我们还没有熟到那个程度。
他回了“谢谢您”之类的话,还算礼貌。
和这个小孩子相识于前段时间的国庆安保,因为工作需要,第三方派驻了一批保安人员。说是保安人员,其实就是保安公司去当地学校招的学生,每天就是几十块钱,然后管个饭的这种。
那天早上,我在一群孩子注意到了他。
他站得笔直,表情严肃,很像那回事。
我立马就喜欢上了这个小孩。
通过攀谈,知道这个小孩是外市人,父母都是农村人,生活条件一般,这孩子没有上高中,初中毕业后来我们市上了一所职业中专院校。
我们通常认为,这样的孩子,都是平时学习不好的那种。学习好的,大都会去读高中,然后去上一所大学。
但也有例外,就是家境条件太差,供不了的。
农村出身的我,很能理解这个。
我觉得这个小孩子很有礼貌,干活也认真负责,应该属于老实本份的这种。
于是我动了想帮一帮他的念头,给他留了手机和微信,告诉他如果有困难,我尽己所能帮助他。
之后我便经常发一些好的特别是励志的文章推荐给他,希望他能好好学习,考上大学。
但就是这次借钱,使我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对于彼此不算熟悉的人来说,张口借钱,而且是还之前的花呗,草率些了吧?
我想,假如他说用来治病或者给老人看病之类的话,也许我还真的会帮一帮,无论他说得是真是假。
他还算诚实。但就是这种诚实,让我提高了警惕。
很多的忙,不是不可以帮,但一定要觉得值得帮才行。
我本善良,但也绝非傻瓜。
之后,我再也没有主动联系过他。当然,我也没有拉黑他。
我希望他能靠自己的本事,将来真正有所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