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年折腾记日记,坚持有多少次失败就有多少次。方法试过九宫格,时间试过几个月,还跟朋友整了个“不坚持就死”的群来监督。
效果显然不理想。内容要么是流水帐,要么是心灵鸡汤,感觉除了满足每日一记,似乎并无翻看价值。
后来通过学习我做了调整,不是更换记日记的工具,也不是改良它的格式,而是正视自己到底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彻底解决它!
“得到”APP上的一堂精品课《解决问题的高手》告诉你怎么解决问题。
非常轻松愉快,就四步:
第一步,明确和理解问题;
第二步,拆分和定位问题;
第三步,提出解决方案;
第四步,总结问题。
接着日记事件聊。
我到底遇到什么问题了?
是不会记日记?还是读过的书容易忘?有感无法抒发?工作学习生活精彩瞬间素材没有及时收集?
所以,
第一步,明确和理解问题
我的问题不“是不会写日记”,而“”是写不出像样的东西”。
第二步,拆分和定位问题
明确了问题还不行,还要进一步明确“元问题”,“元问题”就是把明确的问题拆解成最本质最细小的待解决问题。
那“写不出像样的东西”的“元问题”是什么?
1、无写作目标;2、素材少;3、久了没写手生;
虽然有“写不出像样的东西”的焦虑,但并无实质性的写作压力。
没有压力就是没有目标,没有目标平时很难有意识地收集素材。
越写不好,越不想写,越不想写,越写不好,如此,循环。
第三步,提出解决方案
进一步明确了“元问题”,解决方案立刻跃然纸上。
1、写作目标:成为写作平台上时间管理垂类里的KOL(意见领袖)。
2、“时间管理”只是一个方法论,目的是更好的掌握自己的时间与生活,因此需要在工作学习与生活中实时践行,并记录下成功与失败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到正式写作时才会有血有肉,避免鸡汤。
3、“久了没写手生”,那就是说写一写手就不生了。目标有了,方向有了,只等下笔成文了。
第四步,总结问题
通过分析个人公共微信号后台数据与接受朋友的真实反馈来检验写作水平是否提高。
经过实践,我的问题彻底解决了。
你也想彻底解决你的问题吗?
总结一下解决问题的步骤:
第一步,明确和理解问题;
第二步,拆分和定位问题;
第三步,提出解决方案;
第四步,总结问题。
请注意:第二步非常重要,几乎占到整体80%!
“如果给我1个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来弄清楚这道题到底是在问题什么。一旦清楚了问题到底是什么,剩下的5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爱因斯坦。
谨以此片小文与同有写作焦虑的朋友共勉。
番外篇:
以为引用“名人名言”能让大家重视第二条。
哪知老公听完后说没听爱因斯坦说过,赞叹我胆子大,敢直接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