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放一段和友人的微信对话:
2017年1月1日 13:16
友:不回家啊?等过年吗?
我:嗯啊。没几天就过年了。
友:我都不想过年了,岁月催人老,明年30了。
我:我也27啦,差不多差不多。
友:唉!要能27,我会做好多事。
我:分享一句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所以别想已经过去的时间,不然你可能33岁的时候会说,要能30,我会做好多事。
友:有理!不过对未来要有计划的,27之前没有想过27要做什么,所以有些事错过才知道,对现在也是个警钟吧!
我:嗯,管理好你的时间。可以定一个一年的目标,好好想想2017年12月31日时你希望自己是什么样子,获得哪些技能,然后想完成这些目标要做的工作,然后把这些工作拆分成每月、每周、每日的计划。最后,坚定不移地执行。
友:牛!不服不行哦啊。我就是一个没有任何计划的人,受教了。
我:你认同我的说法对不对?
友:太认同了,那下一步就是行动。马上就去搜集网上人家怎么列计划,然后怎么分解目标的。敢不敢晚上把你的计划给我看?
友:[😱😱]有何不敢!
2017年1月1日 21:10
我:Hello!
友:[😱😱😱]
我:没搞定?
友:还没来得及做。
我:你今天干啥了?
友:啥也没干,给我爸采购点东西。争取今晚搞定,坚持下去。
我:行动力不够哦。
友:[😣😣]我可以的。
我:还有2小时43分钟。
友:哎呀!!!太吓人了。
我:时间不等人。
我不确定他会不会今天拿出一份计划来,然后从明天开始执行。因为人类天生是有惰性的,所以有人说趁早团体是一个反人类的组织。但是,潇洒姐总结的很对,“当我们满足以下五个元素的时候,通常都能够把事情做完,填补从趁早到美好之间的距离。那这五个元素是什么呢?第一,要有时间维度的目标。第二,要有榜样唤醒和鼓励。第三,要有被拆分的方法。第四,小伙伴组团。第五,有奖金或其他激励。”其实,鼓励他定计划然后执行计划是有我的私心,就是希望有个人也能督促我。虽然看着是我在道貌岸然的鞭策他,其实,我自己做得也不够好,虽然开始迈出了改变自己的艰难第一步,但前进的动力依然不足,有时候,光靠自己的意志力真的不行,还需要别人的激励,特别是想我这种有好胜心的人,喜欢通过竞技,获得胜利的快感。鞭策别人的同时,我也在反思,也在激励自己,因为我想成为别人的榜样。
我总会出现这样的状态:被别人打完鸡血后会突然很振奋,就像昨天被老大打完鸡血后,我的斗志满满,且十分相信我们能在2017年完成计划,赢得属于我们的胜利。但是,今天过来,我就开始有一些无力感。首先,我们的目标和现状之间存在巨大鸿沟,一切都是从0开始,只有我和玲儿两个小姑娘,虽然有老大在,虽然我崇拜着老大,认为有老大在什么都不用怕。但是,我对自己的能力有怀疑,有些东西不是我现在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其次,虽然知道我们的大方向,但看不清前方的路,想要去执行,却不知道从何下手,热情就在这种迷茫和纠结中消磨殆尽。
有人说,缺乏行动力的人大都是思考型的人,喜欢谋定而后动。虽然这在有些人身上是褒义词,但对于我们这些涉世未深的人却不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在发生着风云变幻,等你谋定的时候才发现早已经过时了,才发现变化才是不变的真理。昨天老大说,你会发现我的思路一直在变,因为我要顺势而为。不是我夸张,我老大真的是人生的智者。
所以,我只想对即将27岁的我和即将30岁你说,别再只是想想了,先踏出第一步吧。于我自己而言,我已经踏出了第一步,但还有艰难的第二步、第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