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urvivorship Bias (幸存者偏差)
指人们所获得的有些信息可能会因为信息的提供方的匱乏(只有那些「幸存」下來的人會提供信息,「死人不會說話」),而使得由這些信息得出的结论缺乏普适性。但人们往往会忽视这一点,忽视而把获得的信息过度概括。
彩票的中奖率十分低,然而我们经常能看到媒体大肆渲染一些中奖的人,给人一种其实中奖率很高的错觉,那些因为沉迷于买彩票而不务正业的人,为买彩票走上歧途甚至妻离子散的人并不会被报导,也就容易被忽略
再比如,我以前还小的时候曾经觉得,美国人很厉害,随便一部电影都是大片票房过亿的水平,在电影院看到的只要是美国产就放心,也不用担心值不值回票价,这就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因为能进入国内电影市场的,烂片基本不会被播出。当然不否认美国电影业的确强大,但也不是没有烂片,事实上美国的烂片大大超乎我原来的想象
2. Fundamental attributional error (基本归因错误)
指人们在对于别人的行为进行解释的时候会依靠内部归因(即对人品性的归因),而对自己的行为则会依赖环境归因的一种偏见
比如 同学A这次考试考得特别差 他一定是能力不够;但我这次考试也考的差,我是因为没发挥好、题难、老师给分太严、考试的时候门口有个穿高跟鞋的老师走过...等等
再比如 打篮球 自己在比赛中表现不佳是因为今天手感不好、球的气好像不够、场地有些湿滑、穿的鞋弹跳力不强、今天的太阳不是从四十五度的地方照过来的,等等;而别人表现不好就是因为他们球打得不好
还有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部电影 我女神高圆圆演的《搜索》她在被查出癌症以后因为心情不好在公交车上不让座还羞辱了一个老爷爷,网上各种骂声把本就有绝症的她逼入绝境,大家都说她品行有问题(内部归因),然而没有人想过给她环境归因。
当然现在越来越多人有摆脱这种错误的趋势,但过度地对环境归因也会带来一定麻烦,“圣母婊”就是用来说那些对环境过度归因的人
3.Dunning–Kruger effect (达克效应)能
能力低的人倾向于高估自己的水平,而能力高的人则有一种低估自己水平(或者高估他人水平)的趋势
前者就不多说了 “半桶水叮当响”说的就是这类人
后者是说 有些能力高的人会默认别人和他一样聪明 会默认他说的别人能理解 说到这里一把辛酸泪...有些老师在讲题的时候 经常直接默认一些公式定理学生知道 然后就导致不够聪明的学生(我)听得云里雾里
一些领导在分配任务的时候会默认下属的能力跟自己一眼强 给的时间远远少于实际需要的时间
4. Optimism bias (乐观者偏差)
指人们的这样一种侥幸心理:跟别人比起来自己遭遇不幸的可能性会更低一些
当被告知因抽烟而得癌症的百分比数据时 很多人都会想“反正概率这么低 那肯定不是我”
5. Hindsight bias (后视偏见)
指事情发生了以后,无论到底之前有没有进行过预测,都会觉得自己早就知道了(I knew it)的一种偏见;有些人甚至会因此而扭曲记忆,比如认为事情发生之前他就是那么想的;俗称马后炮
比如某次考试有道题不确定 等答案出来了证明是对的以后 很多人就会觉得一开始就确定是那个答案了(对记忆的扭曲)
A男跟A女是一对情侣 B女是A女的闺蜜 然后有一天A男出轨了 B女对A女说 我早就觉得他不是什么好东西 看他平时xxx的样子就觉得他一定会出轨 然而B女didn’t know shit
6. Mere exposure effect (曝光效应)
指人们会对自己熟悉的事物产生偏好的倾向
最经典的例子是广告 有一个实验 让大学生年龄的参与者阅读一篇文章 在读文章的过程中会有条状横幅的广告跳出来 然后之后让参与者对一些广告(包括曾跳出来的横幅广告)根据喜好进行评估,很多人对曾挑出来的广告评价更高;这可能也是一部分原因为什么一些商家对广告的投入很大吧 实验具体参照wikipedia (Mere-exposure effect)
比如 人们会比较容易对跟自己认识的人长得像或者性格像的人产生亲近感(比起那些相对不像的人)
这个效应有点像illusory truth effect (虚假真实效应), 这个效应是说:当一个人被告知许多次某个信息是正确可靠的时候,那么无论这个信息是否真的可靠,那个人都会觉得这个信息是正确可靠的。(例子:三人成虎)
7. Gambler’s fallacy (赌徒谬误)
指人们的这样一种错误认知:当一件事情的实际发生频率比它理论的频率要高时,那他之后再发生的几率会降低;反之亦然。
跟这个认知偏差的名字直接相关的一个例子:在赌博的时候常见的心态,比如一个赌局是猜大小,如果连续好几次结果都是大,那么下一次小的可能性就会比大大很多,但实际如果机器是公正平均的,得到“大”“小”每一次的概率都是一样的
还有一些姑娘的逻辑:我之前碰到过的都是渣男,那我下一个男朋友总不会再是渣男了吧。姑娘啊!如果你之前碰到过的都是渣男,说明你自己就是喜欢渣男吸引渣男的体质啊!概率本身就是碰到比不碰到更高再加上这个认知偏差,你不碰到才奇怪啊!!(跑题了 这个例子其实不太相关 不能当成参考)
有些农村里的人,特别想生儿子,生了两三个女儿以后就会有“之前都是女儿,那下一个是儿子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吧”的错误认知(没有歧视农村人的意思,请勿对号入座);题外话:对于那种生不出儿子就怪妈妈的婆婆,真的想感叹一句没文化真可怕
8. Confirmation bias (确认偏误)
指人们会倾向于寻找能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对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更加关注,或者把已有的信息往能支持自己观点的方向解释,而忽视否认或反对自己观点的信息的现象
常见于各种实验研究中,操作实验的人在对待不同组的参与者时,可能会因为这个认知偏差而无意间使实验往能肯定自己结论的方向进行;记得以前有个实验,是说对一个班的孩子进行IQ测试,然后把结果告诉老师(比如A孩子能力很强 B相对能力较弱),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A和B的能力其实差不多),结果一段时间后发现A的能力的确比B强了,为什么呢?因为那个老师会为了肯定“A比B能力强”这个观点,潜意识里会对两个同学的关注度会不一样,教学方法可能也会有偏差,而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会不一样。所以对于老师们来说,不在心里给学生分三六九等是很重要的
这里说说恋爱里比较“作”的姑娘们,可能会因为自己的男朋友一时没有秒回,或者男朋友某天心情不好没说对话,就下定论“他一定是不爱我,” 导致之后一直在寻找支持这个想法的蛛丝马迹而忽视男朋友的其他的可取的地方,久而久之直接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局面;不过大部分时候姑娘们的直觉还是很准的,当你在怀疑他是不是还爱你的时候,那他很可能就是不爱了(这一点我自己亲身经历过,虽然一直是知道这个道理,但是自己身在其中的时候还是希望自己是那个exception,结果事实证明,一个结论如果许多人亲身证实过,那它很有可能就是真的,千万不要,千万不要,千万不要还幻想自己可能是那个例外)
9. Out-group homogeneity bias(外群体同质偏见)
指人们会倾向于觉得外群体的人与人之间多样性比自己群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多样性要低,通俗点来说就是,自己人可以是性格开朗的A,沉默寡言的B,喜欢社交的C,胸很大的D,喜欢读书的E,绿茶屌F,和爱慕虚荣的G,而别的群体的人是“在某某公司工作的上班族”
举个段子当例子吧,男人不理解女人为什么能分得清长得一模一样的韩国欧巴欧尼,女人也不能理解为什么男人能分得清长得一模一样的岛国动作片女优;这里的群体:喜欢并经常看动作片的男人,和喜欢并经常追星的女人
觉得黑人都长得一样的不是我一个人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