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
对于事情没有行动力,明明知道该做事儿但是却不想动,直到拖到不能拖。会耽误一些事情,尤其是不能早睡,导致每天都精力不足,工作效率不高。
追问【前因后果】
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日常生活,大概也是心理拖延,不想去做看似困难的事情。拖延症一直有,对于工作来说,心态还不是特别平和,更多的是在习性的完成任务,而没有完全转换为自主的角色。
拖延症的一部分来源于手机分散了注意力,也就是对于手里的事情无法专注;一部分来源于觉得事情很难完成,太复杂;认为事情不够紧急,可以等一等,但是越快做完越好;把deadline时间压缩太晚,耽误睡眠,精力不够,恶性循环。
如果问题解决了,那么最大的成效是可以掌控自己的时间了,不浪费时间,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积极主动,要事第一,效率高。虽然很希望变成这个样子,但不愿意变得机械化,工作生活需要一点弹性,有点点小惊喜,也是呼应自己的工作。
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大概就是一直恶性循环,浪费时间,效率低,角色转换不清,米办法给自己的工作做主。
追问【适用边界】
基本上所有的问题都是拖延症的通病,还包括一些习惯/自控力的问题。
解决问题其实不难。习惯用手机转移注意力的问题,可以观察习惯的模式,就像经常无意识拿起手机看眼微信刷个朋友圈,其实是想要得到被关注的“奖励”,但是也经常会没有动静,其实不如向每天写篇自己的知识体系输出文章,来看简书里面的赞誉。事情复杂,分解步骤来做,就会很清晰,今天做第一步,明天做第二步……并且在行进过程中给自己一些奖励,设定目标的小里程碑,让任务看起来更容易。遵循要事第一的原则,把最难的事情在最开始就解决,后面的事情就变得更加容易了,当然在这个地方,也需要去转换观念,自己主宰工作,工作有责任感,由我掌控的需要我来做主,所以必须提前安排好。deadline可以提前,按照番茄工作法,先给自己25分钟时间来分解,然后就会发现没有看似的那么难,早点做完早点睡就好了。
解决问题的方式还是在于角色转换的问题,通过做自己企业的决策,改变思想,做最适合的事情。
在需要用手机即使聊天app沟通问题的时候,专注处理问题,这个时间是要一直拿着手机用的时间;对于难做的事情,也可以先请教有经验的人看看有没有高效的解决办法,不行再分解;先开始第一步,其实会发现事情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难,其实就是自己给想难了。
I便签
问题在于没有给自己做好角色转换,现在的角色定位是企业家,来经营自己的事业,要凡事由自己安排。
A2
1.4月23日前,设定自己的年度目标,今年内业绩额度,并且往回推到每个月;人力发展情况,7月1日的首要目标达成以后要做的事情。
2.要事第一,每天到公司,先把一天最难的事情搞定。
3.转移对手机的依赖,多做一些需要专注的活动,体验不拿着手机的美好,或者干脆关掉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