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当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需要和同事沟通,需要和客户交谈,还可能需要和重要人物聊两句,或者在公众场合说话。好似每天都生活在博弈之中,但是,个人的表演总是不尽如人意,总是不由自主地退却,或硬着头皮去了。懊恼、后悔,可当下一个机会出现的时候,又开始胆怯、犹豫、心慌,久而久之,自信心在一次次窘态中消耗殆尽。 我称之为社交恐惧症。
(本文重点强调对外沟通)
过去的一段时间,这种状态有所恶化,今天忽然很忧虑手机震动和foxmail邮件提醒,在日趋平淡的生活和工作中响起了一个警钟。我有一些害怕和担心,打杂惯了,思想行动都开始偏离初心(你问我初心是什么,其实我也在问自己)。PM路上,与客户、同事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沟通方式,最近有一位PM同僚因为受不鸟现场沟通的压力,从前线请辞回到了公司内部进行沟通研发。可能这是一种逃避,但是反过来也正是证明了沟通的压力。
“沟通,每天都生活在博弈之中。”我曾经对自己这么说。因为一个项目或者产品的上线关系到各个方面的人,对内要和同事协调,领导沟通进度,对外要和客户同步进度,对需求的难点进行各方面的协调,很多时候找不到办事的头绪。不过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沟通中细节会决定一切。
1,在销售为你拿到一块敲门砖的时候,接力棒就传到了自己的手中,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在做好售前演讲啦。对于这类演讲,我觉得只需要做好一点:准备。客户要了解自己的产品,必须充分理解产品的优势,在演讲时假如不能突出优势,那就做好演讲的细节:起立问好,坦诚面对,比如普通话不标准那就事先说明,然后放慢语速。让客户听的明白才是最重要的。
2,与客户沟通产品细节时,不要炫耀过多的技术成分,客户有偏技术的,也有偏业务的,如果不小心撞到枪口上那就自己买单了。
3,与客户沟通时,如果可以的话先发短信问方不方便电话,这样能彼此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的关系,为自己乃至同事铺了一座桥。
4,一个很重要的沟通原则就是:话不能说太绝对。特别是涉及到项目或者产品的上线日期。及时在与领导交流时,也尽量要给团队和自己留条活路。
5,永远不要与客户谈论价格,作好与销售的工作配合。
以上只是自己的个人成长体会,有时候觉得自己挺适合这个打杂的活的,因为比较外向的,但是有时候觉得自己挺不靠谱的,因为过于理想化。当大家都很积极主动,踊跃发言的时候我喜欢选择沉默,但是当大家兴趣不足,沉默寡言的时候我会变很积极主动。这是矛盾关系啊,有木有!
其实工作后,手机通讯录添加的人除了身边的同事,随着接触的人越来越多,加进来了客户,同僚,即使大部分的人几乎不联系,我还是保留了下来,每次翻开通讯录,都有想删一删的冲动,但是都是“欲言又止”的状态。我想有必要开始整理通讯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方面的高见?
作者简介:子凌,互联网医疗产品经理,专注于互联网X医疗X产品,
公众号:像艺术家一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