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我们生命的港湾,当我们在外面经历风雨、身心俱疲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亲人、自己的小家,回家寻求一份宁静与庇护,便是我们最后的选择。一个小家的构成是父亲、母亲和孩子,三点确定一个面,三根柱子支起一个家。心理学家武志红所著的《为何家会伤人》一书,列出了中国家庭里出现的很多问题,并从心理学角度予以深刻剖析,也给我带来不少人生的启迪。
一、家庭矛盾的根源是:拿着自己的尺子去衡量对方。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就不同,面对生活问题的处理方式也就不同,每个人都建立了一个自己看待世界的坐标系。中国传统的择偶方式是门当户对,讲究家境相当、性格相合,其实质就是通过选择和你拥有近似坐标系的人,来实现漫长婚姻生活里最大的契合度。
即使是最美满幸福的家庭还是会吵架,因为每个人的价值标尺深入骨髓,拿来就可以用,所以其实亲人间的理解很难,我们习惯从自己的坐标系出发,去推测、揣摩、评价、抨击身边的人,却完全忘了,对方也有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
在家里,你必须学会放下你的坐标系,尝试着进入对方的坐标系,这是抵达理解的唯一途径。老婆回到家抱怨领导批评了她,老公马上去问“你今天做了什么不好的事吗?”,这很有可能引发老婆更大的愤怒。因为老公想去分析妻子受到批评的原因与事实,而妻子想表达的是,我在外边受了气,我希望你能理解到我的感受,希望在你这里得到情感上的安慰。
二、现代家庭的最大麻烦是:物质太丰富,因而乐于用物质解决问题。
近几十年来,人类的生存成本大幅降低,原先的伴侣之间长期扶持、相互依靠是最经济的生存方式,而现在成本低了,人们就有多样选择的可能。当发现身边的伴侣不合适,有人觉得快速更换比长期磨合的成本低,于是选择分割财产,这时离婚率就上升。
对于孩子,我们首先考虑的是足够好的衣食住行,一所好的学校,别的孩子有的我家的孩子不能没有,孩子只需要以学习为主就行。
物质匮乏时代,家庭功能是保证各成员的物质需求。但现在,物质需要已经不再那么重要,心理需求的重要性则日益突出。而大部分人,没有学会与时俱进地学习,没有进化我们爱的方式,从而忽视了家人的心理需求。
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交流、相互理解、接受彼此的感受。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而是能够相互理解、能够体贴彼此细微感受的地方。
三、权力规则在入侵,家里需要奉行珍惜规则。
好的婚姻是寻找那个爱你本色的人,他像一个可靠的容器,能够把你黑色的死能量转化成生能量,能够把你的攻击性转化成生命力,他能够包容你,让你做真实的自己。
孩子抱怨父母管得太多,让自己感到喘不过气来;老公抱怨妻子随时查岗,仿佛每个男人都有出轨的嫌疑;妻子觉得丈夫婆婆妈妈,对无微不至的照顾感觉厌倦......距离产生美,这里的距离是每一个生命体渴望的权力空间,有了足够的空间,生命就会像睡在宽敞的大床上一样,无比自如而舒展。
一个人的关系可以分成两部分:个人领域和社会领域。个人领域包括配偶、亲人、知己,最典型的是家;社会领域包括同事、同学、同乡等,最典型的是工作。工作中的规则是权力,其运作机制是竞争与合作、控制与征服。家中的规则是珍惜,能抵达珍惜的途径是理解和接受。
现代社会流行成功崇拜,而成功人士的重要特点就是对权力规则娴熟地掌握。但需要记住的是,生活与工作是两个不同的人生维度,当你面对家庭问题,也试图用权力规则去处理时,必然会让亲密关系变成对抗游戏。
如何避免将权力规则带回家呢?武志红老师提出四点方法:
1.明确区分工作和家,告诉自己,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2.可以在家继续工作,但不要把工作作风带回家;
3.保持家庭的平等。工作中,有领导,分尊卑,家庭中,只能充分沟通,相互尊重;
4.让珍惜成为家庭主旋律。家庭中,处理的主要是感受,目的是相互理解与接受。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接受,多一分温暖,多强调珍惜,家就更像一个家。
四、别让孩子承受父母的压力。
我们是不是会听到这样的话,“这些孩子究竟是怎么了,我们做大人的,给他们创造了这么好的生活条件,不需要他们做其他的什么事,就只希望他们能够好好读书,上个好大学......”
这样的父母,他们其实是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他们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他们不是通过自身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承受了来自父母的压力。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将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和“我与它”。前者奉行珍惜规则,其特征是,“我”将对方视为和“我”完全平等的一个人;而后者奉行权力规则,其特征是,“我”将对方当作自己实现目标的对象或工具。
前面我们提醒到,别把权力规则带回家。你不喜欢读书,就别要求孩子发奋读书,你考不上名校,就别要求孩子必须考上,你把孩子视为消除自身成长焦虑的工具时,你与孩子的关系就是“我与它”的关系。
把压力转嫁给孩子是一种“双输”局面,武志红建议父母做到以下三点:
1.给孩子空间。
父母只有给孩子留出充裕的个人空间,孩子才会独立思考,发展出完整而独立的人格;
2.自我成长。
父母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孩子时,孩子同样在观察父母,当孩子发现父母一边要求自己每晚看书,一边却是看电视、打麻将时,孩子不会产生对父母的认同感。
更重要的是,如果父母自己也在成长,他们就不容易对适应社会产生恐惧和过分的焦虑感。当他们更多地去关注自己的成长,就不会动辄干涉孩子的成长。
家长们应该明白,家庭是一个系统,孩子出问题了,必然能从家长的身上找到相关的原因。要想孩子得到改变,整个家庭系统都应该发生改变。
3.进化爱的方式。
父母应该进化爱的方式,从关注物质转向关注孩子的人格成长和心理需求。父母们对着孩子发急时反省一下:“我考虑的到底是谁的心理需求?到底是谁在焦虑?”
五、培养孩子的内在评价体系。
使用外部评价体系的人,对别人的评价特别在乎,他们做事情的动力,常是为了博取别人的认可、金钱等,这可以称为“外部动机”。
使用内部评价体系的人,对别人的评价不大在乎,他们做事情的动力,是来自于自己内心,这可以称为“内部动机”。
提摩西·加尔韦说,使用内部评价体系的人,他们做事情时,常是在潜意识和身体层面;使用外部评价体系的人,做事情时,常是在意识和头脑层面。
那种考试上瘾的孩子,通常是外部评价体系占了上风,他们的快乐其实掌握在别人的手中。他们所追求的,不是知识带来的天然快乐,而是家长、老师等外人的奖励和认可。
由此可见,我们更需要培养学习上瘾的孩子,因为内部评价体系占了上风,他们更享受知识带来的快乐,这是天然的快乐,是好奇心得到满足的快乐,是对这个世界更多一些了解后的快乐。这类孩子更加独立,知道是自己在掌控局面,因而不会轻易为别人所动。
六、将选择权归还给家人。
成年人最习惯的就是“帮”孩子做各种选择,比如上什么大学,穿什么衣服,交怎样的朋友,业余时间怎么安排时间......
父母几十年的人生阅历做出的选择,自然成功概率更大,但心理学家曾奇峰说:“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做父母的常常忘记这一点,他们不让孩子去作选择,总是忍不住要替孩子作选择。”孩子失去了选择,失去了权力空间,他的生命力就会逐渐枯萎。
一个经常为自己的人生作决定的孩子,他的生命力如同海洋澎湃,尽管因为年轻,他会遇到一些挫折,但最终那些挫折会和成就一起,让他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是如此丰富多彩的。
心理学认为,经历的多样性比经历的单一性更好。顺利会帮助一个人形成正方向的思维,挫折会帮助他形成反方向的思维。如果都是一帆风顺或者不断受挫,那么一个人的思维就容易陷入单向度思维,对事情的考虑容易片面。所以最好的是,既有顺利也有挫折,这样的经历会帮助一个人形成多向度思维。
武志红老师的《为何家会伤人》一书,除了上面我记录的六点之外,还有很多关于婚姻、关于教育的精彩文章,希望您也能去读一读,了解家庭对您的影响,从而有意识地去改变自己的宿命,去完成自我成长的英雄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