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效课堂改革模式
1、“主体课堂”教学模式。两个主体: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即备课时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在教研会上进行集体备课,研讨出下周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基本思路之后,每位教师可根据自身的特长、本班的学情写出符合自己教学实际的教案,充分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包办代替,只作为一个合作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师生课堂上的角色定位要准。
2、三分天下: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东西,或者学生通过互助交流能学会的知识,教师不讲;学生通过自学没有学会,并且通过同学之间互助交流仍不太明白的,但教师稍加点拨即可学会的教师略讲即可;而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障碍的症结所在,思想方法的欠缺之处,知识梳理中想不通、看不明白的疑难点,以及教师积累的经验技巧,对知识更深层次的感悟与提炼则需要教师精讲。
3、新授课六个环节
(1)导入新课
如:复习导入、故事导入、提问导入、实验导入、联系生活导入、情景导入、谜语导入、实物导入等
(2)探究新知
科学课以探究的形式展开,一般教学过程如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探究---表达交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小组合作、实验、调查等,收集数据和信息,进行科学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探究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分享自己的探究过程和发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通过讨论和解答,深化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3)课堂小结
强化训练完成之后,师生共同梳理当节课所学知识(低年级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中、高年级让学生自己总结),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4)反馈测评
每节课都有一个针对性很强的反馈测评,反馈测评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并采取最快捷的批改方式,以便在第一时间得到准确的反馈信息,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5)知识拓展
拓展题通常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把课堂探究中没有解决的或新产生的问题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不断动手探究中解决问题。
(6)布置作业
根据班级学生特点布置有梯度的作业。
4、 习题评讲上课环节
“三步六法”
三步:合作订正、课堂讲评、练习巩固
六法:归纳思考 点拨讨论 重点精讲 拓展提高 个别辅导 巩固训练
5、 复习课上课环节
“五步法”
知识回顾 交流归类 题例点拨 总结提高 延伸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