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极限挑战》来到了四川的三星堆遗址,展开了一场有关创世神话和远古文明的挑战。
整期节目过程中,羲和、祝融、旱魃、建木等等神话中的名词一一出现。其中有一个环节:要求黄渤和夏雨说出十个中国创世神话。结果合二人之力,再加上场外求助黄磊,也没有完成。
学妹看到这的时候也黑人问号脸了一下,啥叫创世神话?
来来来,小伙伴们,大家一起测试一下,给自己一分钟,你能够说出十个创世神话么?
所谓 “创世神话”,是指关于人类和万物起源的传说。这种神话,世界各国皆有不同。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还是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半动物式的生活方式。那时候,别说是科学了,连能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都成问题。
他们没有能力探寻宇宙的奥秘,只能发挥想象力,于是也就诞生了神话传说。等到黄河流域的老祖宗们建立了稳定的政权,距离华夏大地有人类生存已经过去了几千年。
正如管仲所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五千年农耕文明开启,人们可以依靠种植生存,便有人开始探求人类起源的奥义。
这里,有一位留给我们三天假期的大人物华丽丽地登场了 —— 屈原。群雄竞起,百家争鸣的战国时期,我们的著名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作 “千古万古至奇之作” ——《天问》。
为啥这么奇呢?首先,这篇长诗,全部都是问句。全诗三百七十多句,一共向苍天问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
其次,这些问题深奥啊:从宇宙生成到日月星辰,从山川流水到人间兴替,每一个问题,都直指世界的真相。
各位看官,今儿我们就着这首《天问》,聊聊远古的创世神话:
盘古开天地
首先,屈原老先生问的是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就是问天地是如何形成的,谁将这种天地形态传给后人?
对于这个问题,流传比较广泛的传说,就是盘古开天地。小时候听鞠萍姐姐讲故事,觉得盘古超厉害,凭一己之力就能造出一个世界来。
据说从前天地还没有分开,宇宙就像是一个鸡蛋一样混沌一团,而我们的老祖宗盘古就在这个鸡蛋之中孕育着。
一万八千年,盘古成形,他觉得周围的混沌让人心烦意乱。于是拿来一把板斧,三下五除二地将混沌劈开,鸡蛋就此破裂开来,轻而清的变作了天,重而浊的变作了地。
自此,世界有了天地之分。盘古还怕劈开的物质不稳定,会重新合拢,于是就头顶天,脚踏地,支撑着它们保持分开的状态。又一万八千年过去,天高地厚。而盘古,从来顶天立地。
这是中国人对优良品质最重要的概括:做人要顶天立地,这是祖先便具有的品质。
盘古孤独地守护着天地,终于疲惫死去。他死后,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了轰隆的雷霆,他的双眼变成了日月,他的身躯变成了山川,血液变成了河流。
他身归混沌,福泽天地。
夸父追日
接着天地的问题,屈原老先生又提出了下一个问题:太阳东升西落,每天行进的里程有多长?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又一个祖先 —— 夸父,进行了具有先进性的实验:他身体力行地,去追了一把太阳。
据《山海经》载,夸父族人住在 “成都载天” 山上,个个身材高大,力大无穷。有一天夸父一时兴起,要去追赶太阳。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风驰电掣般向着西沉的太阳而去,瞬间已是千里。
这一追就追到了蒙汜(si)—— 传说中太阳晚上停住的地方,夸父已经身在太阳的光芒之中了。
他想要把这团光明抓住,但此时他已经筋疲力尽,他伏低身子喝水,一下子就喝干了黄河和渭水,可还是无法解渴,最终,夸父死于口渴。
蒙昧的古人参不破日升月落的宇宙理论,他们只是向往光明。在还没有火种的世界里,他们盲目地追求能够带来温暖的太阳。
夸父临死时,手中的杖化作桃林,给继续寻求光明的人以指引。
所有 “为天下计” 的探索,总要有人身先士卒。
嫦娥奔月
问完了太阳的事,屈原又将目光指向了月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 问的是月亮和玉兔的事。
我们都听过嫦娥奔月的故事:美貌的嫦娥一时贪心,偷吃了王母赠与她夫妇二人的不死药,于是飘向月宫。
岂知月宫寂寥,只有一只捣药的白兔和一株桂树。所以李商隐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她背叛了丈夫,因此受到了上天的惩罚,每日每夜,只是无穷无尽的寂寞,紧紧跟随。
在中国古代,诺言是一件大过性命的事情,正所谓一言九鼎。嫦娥毁约,所以只能一个人守着广寒宫的清冷。
鲧窃息壤
日月兴替之后,屈原又将问题集中到了山川河流:“鸱(chi)龟曳衔,鲧(gun)何听焉?顺欲成功,帝何刑焉?”
众所周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奈何我们的母亲脾气不太好,时不时就泛滥一下。话说这一次黄河又泛滥成灾,圣明的尧帝派鲧去治理洪水。
鲧是谁呢?神话中说,他是黄帝的孙子,是一匹举世无双的白马。
世人不信正道,造作种种恶事,因而触怒黄帝,降洪水之灾以惩戒世人。鲧不忍众生受苦,因而盗黄帝息壤。
什么是息壤呢?据说是一种生长不息的土壤,投向大地便会生长加多,堆积成堤。
可惜,洪水接近平息之时,黄帝得知了息壤被盗的事情。因此震怒,立即派兵将鲧杀死在羽山,夺回息壤。
大禹治水
因未尽事业便含恨而终,鲧身死却不灭,尸身三年不腐。他以自身精血和心魂喂养,凝成了他的儿子 —— 禹。
禹在鲧的腹中慢慢成型,已经具备种种神力。黄帝得知鲧的尸身三年未腐,担心化作精怪,便派天神携吴刀下凡去剖开鲧。
此时,一条虬龙腾空而上,是为禹。禹继承了鲧的遗志,继续治理洪水。禹一方面用息壤来堙障洪水,另一方面又疏导川河,以应龙的尾巴画地。
传说这日禹正在高崖上观察,忽然水中腾起一个人面鱼身自称是河精的人。其实此人正是河伯,他给了禹一幅治水的地图,也就是河图。
禹有了法门,自然平息了母亲河的愤怒。因此,他受到万民拥戴,舜以禹之功,将帝位禅让于他。后来,禹开夏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开始了。
子承父志,华夏文明,自此开始,便代代相传。
共工怒触不周山
水患已除,屈原的目光又回到了山上。根据现代地理知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多自西向东汇入大海。可古人不知地理,只能臆测。
相传水神共工与天帝颛顼(zhuan xu)交战,他们从天上打到凡间,一直打到不周山脚下。共工无法取胜,怒发冲冠,一头撞上不周山。
霎时,西方天空失去支撑,倾斜下来,日月星辰不得不向西运行。东南山崩地裂,河流因此向那个方向流淌,汇成大海。
原来颛顼暴政,将日月星辰全部拴在北方天空上,让他们固定在那里,动弹不得。这样一来,大地上便有些地方永远明亮刺眼,而有些地方则永远沉入黑暗。
共工怒触不周山,日月星辰得以重新流转,大地重新有了日夜交替。
日升月落是天道循环,无人可以改变。人类,要学会敬畏自然。
日母羲和
那么日月是如何循环的呢?屈原又开始了他的问话。
传说殷民族(就是建立商朝的民族)的始祖帝俊有三个妻子,其一便是羲和。《山海经》记载:
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羲和有十个儿子,就是十个太阳。她在东南海外的甘水处替他们洗澡,好让他们轮班出去工作,尽他们的职责。
羲和每日驾着六条龙拉的车子送太阳儿子去上班,从无错漏。可日子久了,千年万年都是这样作息,儿子们便有些无趣。
于是,某一天,不知谁提了议,十个太阳一同去上班,将大地炙烤得没有一丝水汽。
羿射九日
人间因十个太阳尽职尽责而民不聊生,尧帝虽是一代伟人此时也别无他法,只能向上天祷告。
帝俊得知此事,决定派羿去惩戒一下他的儿子们。帝俊本意只是想吓唬一下儿子们,可惜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羿来到人间,看到万民因太阳炙烤而受苦,心生不忍,索性以身犯险。他用帝俊赏赐给他的弓箭,射下了九个太阳,还人间以平静。
无论你有多强硬的后台,都不能为祸人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魑魅魍魉
屈原本身是楚国大夫,楚人崇巫,笃信鬼神之说。黄帝战蚩尤时,为了能够联络各方势力战胜黄帝,蚩尤到南方山林水泽间笼络魑魅魍魉。
据《水经注》记载,这南方山林水泽,与古楚国境十分相近。大概也就是楚人崇巫的源头吧。
魑魅魍魉,其实是魑魅和魍魉两种不同的鬼怪。魑魅,人脸兽身,四只脚;魍魉,像个三岁的小娃娃,通身黑里透红,长耳朵,红眼睛,乌黑光亮的长头发。
这两种鬼怪都擅长发出怪声来迷惑人。蚩尤因有魑魅魍魉助阵,一路势如破竹。黄帝不知从哪得知魑魅魍魉害怕龙的声音,叫人以牛羊的角为军号,便能发出龙的声音。
这就是 “号角” 的由来。最终,黄帝以女儿 “魃” 与应龙开阵,战胜了蚩尤。
天下自古,成王败寇。
仓颉造字
屈原他老人家写了这么长的《天问》,总得有文字才能写吧。关于文字的起源,中国自古以来就有 “仓颉造字” 的传说。
据说仓颉有一张宽大的龙脸,目有重瞳。历史上目有重瞳者,必能成就一番大事,项羽、重耳皆是。
仓颉根据自然的现象,创造了文字。当这项改变人类的伟大发明出现之时,连天都惊动得下起雨点似的粟米来,鬼也被骇得在夜晚哀声啼哭。
可见,文字的发明是一件多么 “惊天地,泣鬼神” 的大事。
今天长篇大论地讲了十个创世神话的故事,学妹想说的是:
中华文化不仅源远流长而且魅力无限。华夏民族是龙的传人,我们生而为龙,应谨记我们的姓名是炎黄。
即便历史千年,往事洗尽铅华,但汉字一笔一划,都是我们世代传承的表达。
微博:@新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