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擂台》2010年
导演:郭子建 郑思杰
主演:泰迪罗宾、梁小龙、陈观泰
经典台词: 这不是你能打出多重的拳,而是你能承受多重的拳之后,依然能够勇往直前。
2010年《打擂台》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小成本影片,投资只有800万,一个当红明星没有,出品人刘德华和监制林家栋倒比演员还大牌。
《打擂台》引入内地的时候,票房只得50万,成年度垫底。这部看上去又似搞笑却十足怀旧的“老年功夫片”,并没有吸引到足够的内地的观众,
电影是小成本的,不过要看这部电影还得有点门槛。特别是影片中有丰富的细节可供老港粉丝回味。
泰迪罗宾是活跃在60-70年代的音乐人,偶尔客串电影,是当年新艺城的元老之一。
早在李连杰和甄子丹之前,梁小龙版的陈真才是亿万人心中真正的精武英雄
如果不是邵氏功夫片的骨粉,对于陈观泰这三字应该是基本没有印象,更不会想到当年的功夫明星会成为《锦衣卫》中出场没多久就直接被秒杀的龙套。
邵音音,邵氏风月片明星,年轻时的邵音音,有一张瓜子脸,水汪汪的大眼睛,身材是符合审美的,凹凸有致与圆润,气质糅杂着天真与妩媚。当然现在成了整容失败的代言人了。
三大主演泰迪罗宾、梁小龙、陈观泰再加上极品绿叶邵音音、陈惠敏等都是一群在影坛打拼了一生的老将。
再配合见招拆招的老派打斗、浓厚的新艺城喜剧风格、“万里长城永不倒”、等似曾相识的台词,再加上某些粤语残片味道的画面、字幕和旁白,仿佛瞬间让人回到了那个仅属于录像厅的年代。
全片的最高潮部分是出现在最后一场“擂台戏”。
这部分有别于《叶问》中擂台戏的“高潮迭起、激昂人心”,而是像一根针,直刺观众内心深处软肋后的一种震撼,由震撼而产生酸楚。
看着六十开外的梁小龙和李海涛“一决生死”的搏斗,每个人都知道结局。
他必然会输,但他没有忘记师傅说的“不打就不会输咯,要打就一定要赢”。
虽然擂台上只有两种人,输的人和赢的人,但那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我们打过,我们拼过,我们战斗过,就像梁小龙在影片最后打在对手身上的一拳拳,即使出手无力、即使踉跄倒地,也是能够打动我们的,而这就是时代所必需的。
不论怎么说,不忘初心的人值得尊重,这部电影同样值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