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有有点涩,没耐心 不爱思考者,慎入。
年轻的朋友们,请听我一句忠告,找老婆或老公,就找一个爱煮饭的吧,不是为了煮饭的人勤劳,只是因为爱煮饭的人,一般都热爱生活。如果找不到爱煮饭的,那至少也找个爱吃的。
是的,我今天要给吃货点个赞。因为,吃货很有幸福感。
而那些看似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不一定是好人选。特别是看似高雅、不食人间烟火般的人,要不得。
我就是这样的人。一直觉得俗世生活烦琐而无意义,觉得煮饭吃饭浪费时间。甚至渴望自己变成机器人,如此就不需要吃喝拉撒……
我曾看不起吃货和那些买买买的物质享受者,认为他们不但没志向,并且影响环保。只羡慕那些为国家或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当然也惭愧自己这几十年,没有做出任何贡献,活的毫无价值和意义。
同时,我还有很多很多的毛病,比如,不能专心或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到底,总想着下一件事情才重要……总想摆脱眼前,逃去远方……
讲真,并不想成为这样的人,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如何才能改变,变得实在和坚毅……挺难的……
直到后来,看了心理学关于自恋和依恋的课程,有所感悟。
跨的有点远哈,且听我慢慢说来。
人,除了有本能的自恋,还要学会依恋。依恋某些人,某些事。当依恋得以满足,人才会有安全感,幸福感。
遗憾的是,许多人只有自恋,没有依恋。
自恋和依恋的不同结果是,学会依恋的人会拥抱真实世界,而一直停留在自恋中的人,容易待在自己的世界中,并认为那世界才是精神归宿。
对照我自己,这些年,喜欢读书、画画、练瑜伽,越来越爱享受孤独与自我,实际是走上了远离世俗的心灵僻径,渐行渐远……
原本以为,我的母亲很自恋,我的丈夫很自恋,跟她他们在一起,我总是自卑的滋长她他们的自恋,时常感觉失去了自我…所以才想逃离…
而如今我才清楚的看到,我也是自恋的,如此这般的自恋! 我的“自我”一直都在,只剩余“自我”……
是缺乏依恋关系,我走上心灵僻径,看不上平凡普通生活之繁琐。
是自恋,令我固执的坚守着自己的孤独,对身边人不抱丝毫依恋。正因为无法与身边人建立链接,所以时常渴望着逃离。
没有坚实可靠的亲密关系,虚弱的心得不到滋养,所以,什么事情都坚持不到底。
……没有依恋,只有自恋,这是问题所在,也给年轻的朋友们提个醒,不要走上那条孤独的心灵僻径,那是不毛之地,无比荒凉。
即便是现在,知道了个中缘由,我依然迟迟不能放下这份自恋。因为我还渴望着,像那些文学家艺术家一样,在孤独中自恋中去创造价值、实现自我……
也许有人不服气:一定要有依恋、一定要活在关系里吗?嗯,我也曾如此疑问。
有些厉害的人,不屑于凡人凡事,他们成功了。但是,要知道,他们最终也通过作品、成果与众人完成了关系链接,而且独自走这条路,异常危险,九死一生。
还有些人,在现实中找不到可依恋的关系,最终皈依了宗教,也算是一种依恋关系吧,把自己交给神、交给佛。
可惜,自恋如我,怎肯交出自己?平凡愚钝如我,能创造出什么作品?
所以呵呵,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建立关系吧,关系才是人类存在的意义。关系,必须有。
瞎扯那么多,现在说回来,为什么吃货好呀?
因为他(她)们懂得依恋,在简简单单的食物里都能够找到满足感,所以他(她)们是现实的、容易相处的好同志,适合作伴侣。
注释:心灵僻径
——心理学名词,最初是欧洲心理学家提出,如今被中国心理学家武志红先生强调。
具体解释为:当外界不友好、幼儿不能与养育者建立基本的关系时,他们会关闭心灵通向关系的对外通道,慢慢灭掉自己普通实际需求,以及人际需求,甚至心里会有这样的逻辑:这些需求是不好的,也是低俗的,应该追求高大上的。久而久之他们转而向内求滋养,通过读书、学习,提升自己,充实自我,以求达到自我认可、自我满足……此做法容易导致人活在全能自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