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主题“反求诸己”,选择这个主题是因为最近碰触到自己很多的旧模式,必须深刻反思。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在广州,过年有“派利是(发红包)”的习俗。通常在除夕,我会把红包提前准备好:封给亲戚家孩子的红包是每封200元、用大利是封装着;封给小区保安的红包是每封10元、用小利是封装着。除夕那天由于大利是封数量不够,就临时用两个小利是封分别装了200元备用。年初一,这两个红包没发出去,就把这事忘得干干净净。年初二回娘家,先生要给小区的保安发红包,发现保安人数大于准备好的小红包数量,我就把自己包里的全部小红包都给了先生,包括那两个分别装着200元的红包。于是,400元就这么给出去了。直到年初三,我整理包包时,才发现这事。
当时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都怪先生!就是因为他没准备好小红包,才害得我损失了几百元!”当把自己当成受害者时,真是各种恼怒怨恨齐上心头啊。立刻觉察到:自己“抱怨+甩锅”的伎俩是何等娴熟啊!几乎同时,另一个清明的声音响了起来:“等一等,这真的是先生的责任吗?除夕那天,为什么不提前准备好足够多的大利是封?(明明下楼就可以买到、或者再翻翻抽屉就能找到)难道不是因为你懒惰吗?年初一,红包没发出去,为什么不及时把钱归位?难道不是因为你粗心吗?”感觉懊恼,难道不是因为你有“远近亲疏”的分别心吗?钱无论给谁,不都是给出去吗?”深深地知道这个声音说得全中,正要向先生开炮的嘴皮子自觉地闭上了。这个声音继续说着:“哪有无缘无故的施与受?无论是哪位保安收到了200元的红包,难道不是因为他之前种下的善种子结了果吗?老天爷掐指一算:正巧有个马大哈敏秋路过,就安排她去送钱呗!谁知道是不是上辈子你欠了对方的债,所以这辈子来偿还呢?瞧瞧,这可不就两清了吗?”听到这,恼怒怨恨全没了,反而生出了清凉与欢喜。当我为自己百分百负责,就拿回了百分百的力量。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唯有向自己开刀,才能收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