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一个故事:一对士兵列队走过一座桥梁,他们踏着整齐划一的正步,因为他们步伐非常的整齐,每个人的脚落地的时间都是那么的协调统一,每个人砸向地面的力量,都是一样的大,甚至他们的军靴都是一样的,这样他们就可以发出来非常一致的声音,这种声音非常的震撼人心,就连大地都随着振动起来,桥梁也感受到了振动,也随着振动的而起伏,很快,这种起伏就超出了桥梁应力所能承受的极限,桥塌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同频率的振动波叠加,可以放大这个振动,也就是说,振动的波长不变,但振幅会被放大。
在乐队的演奏中,同样适用这个原理。当所有人的音准非常好,也就是说大家的振动频率非常一致时,这种同频率叠加的振动,就会形成共振,在频率不改变的情况下,极大地提高振动的幅度。
所以说,高水平的乐队演奏,会带给人强烈的震撼效果,原因之一,就是音准好!也就是振动频率非常一致。
这里所说的,主要是指同频率的叠加,包括同一个音在不同八度上的叠加,暂时不包括不同的音之间的叠加,比如什么三度、五度等等,其实,构成三度的两个音各自还是存在着同频率叠加放大的现象,只不过增加了一个不同频率之间是否协调的关系。
交响乐队的演奏,为什么可以有非常震撼人心的效果,为什么可以做到从很小的音量到极大的音量的大幅度变化,也是适用了共振的原理。
当我们想让声音变大时,每个人都增加一点音量,但由于共振放大的作用,总音量的增加会大于每个人所做出的增加音量的努力。但是反过来说,如果音准不好,也就是振动频率不一致,即使每个人都很努力的增加音量,增加的只是每个单独的声音的音量,总音量,并不会因为同频率的叠加放大作用而扩大。
所以,当我们想扩大音量时,除了注意提高自己的音量以外,更重要的有两点:第一,保持自己的音准,也就是振动频率的准确。第二,倾听身边每一个人的声音,保持大家音准的一致性,这样才可以获得更大幅度的音量的增加。
相反,在音准很好的情况下,要想获得极小的音量,就需要每个人对自己的音量加强控制,即使每个人的音量都非常的小,由于共振放大的作用,总的音量仍然不够小。所以,要想获得极小的音量,每个人的音量要小到只有自己能够轻微的听见,当然,前提是音准一定要好,也就是振动频率一定要一致。
振动频率不一致,会怎么样呢?首先就是发出的不是作品所需要的声音,也就是错音,在单声部音乐中,表现出的就是音高的不统一不一致。在多声部音乐中,表现出的就是和声属性的改变。
在生活中,还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一种耳机,叫做降噪耳机,它的工作原理主动发出一个声音来抵消外界的噪音。当它检测到外界噪声的频率后,他会主动发出一个声音,这个声波的波峰和波谷,与外界噪音的波峰和波谷恰好相反,波峰对波谷,波谷对波峰,两个波就相互抵消了,我们的耳朵就听不到外界的噪音了。
所以说,当音准不够好的时候,不仅不能产生共振放大的作用,反而会产生波和波互相抵消的作用。就像我们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湖面会泛起涟漪,我们在远处,再投下一颗石子,两圈涟漪在水面上扩大,相互靠近,在两圈涟漪碰撞叠加的地方,它们会互相抵消,那里的水面,反而是平静的。所以,当每个演奏员都很努力地扩大音量,希望表现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但作用不佳时,大家就要想想,自己的声音可能恰好是被其他人的声音抵消了。
所以,交响乐队的训练中,音准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音准的训练也一定要从同频率的训练开始,当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音准带来的共振效果,并将音准带来的感觉,固化为一种下意识的敏感性,发音之前就有一种对声音的预期,发出的声音符合预期就满意,不符合预期,就不舒服。有了单部的音准基础,才能逐步扩展到二声部,四声部,甚至多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