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李剑萍,青岛十七中校友。
假期回青,三五高中同学小聚。小聚的地方就在母校十七中对面,一路之隔。有同学提议去母校转转,说去就去。毕业将近三十年了,好像再没有进过十七中校园,很多次想回来看看,也很多次经过校门,但终没有进去。没有进去,不是因为道阻且长,而是缺乏说去就去、说进就进的冲动。思念太多,行动太少,三十年的思念,其实只差跨过那条马路的行动。三十年此身堪惊,这次再不进去,再思念三十年,我们就要将近80岁了。
十七中的大格局没有变。主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操场、厕所等都还在,只是做了内外整修;拆除了旧礼堂和两幢小教学楼,填了湖,增建了体育馆、新教学楼、宿舍楼等。30年来,各地无不大搞新区建设、旧城改造、教育布局调整、学校大规模扩招,多少老学校荡然无存,十七中竟然大局未改,就连曾经徜徉过无数遍的图书馆旁的小花园竟然还在,真是万幸,让我们还有寻梦之地。青岛这座城市,既洋又土,既美丽又杂乱,我既爱他又嫌他。青岛人走了,外地人来了;确切地说,是老青岛人走了,新青岛人入住了。生生不息,流入流出,熙熙攘攘,正是这座城市的活力所在,我们的父祖一辈也是这样流入青岛的。离开青岛近30年,他还是我们时常魂牵梦绕的地方,一是因为父母还生活于斯,再就是因为这里有自己的母校。母校刻印了我们的童年少年,承载了我们最宝贵最珍惜的人生记忆。
十七中的校园很美,教学楼也挺气派,以致上大学以后,有的同学觉得大学的校园还不如十七中。这次回来再看,校园依然很美,但主教学楼、实验楼的巍峨气派感不复存在。同学们议论说,可能是现在看惯了高楼大厦,也可能是我们长大了。是的,不是我们的个子长大了,是我们的眼界宽了、格局大了。我们读中学的时候,真的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固然是时代使然,也是我们的出身和学校所限,十七中的学生不仅不可能像北京的学生那样参加国庆观礼、向外国元首鲜花,就连像二中、太平路小学学生那样见世面的机会也不多。
自己年龄渐长,又研究教育、办教育,国内外参访过的学校也不少,尤其在培养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我越来越在思考:十七中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要把我们培养成什么样子?最终培养成了什么样子?思之既久,感触愈深。
一言以蔽之,十七中是一所平民子弟的精英学校。十七中曾是四所省重点中学之一,是市区北片最好的中学。其余三所省重点中学,都在机关文教商业集中的市南区;只有十七中,位于四方区和沧口区交界的北岭,这两个区是青岛的工业集中区,当时还有大片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当年小升初、中考都必须考试,按分录取,也基本没有择校生、“三限生”之类的名目。也就是说,十七中的学生大多是工人子弟,兼有一般知识分子的子女,绝无官二代、富二代,父母是科长、车间主任、大学毕业生者,已属凤毛麟角。这些学生,几乎都是靠真本事考上来的,百里挑一、甚至数百挑一。
正因为此,也决定了十七中学生的两大特点:上进而平和。上十七中就是为了上进,就是为了考大学。当然,在那个精英高等教育的年代,能上大学固然好,能上大专、电大也不错,上中专也能接受,毕业后都是国家干部身份、都包分配,绝无一本二本之分,更无985、211之别。这种上进而平和的心态,伴随了很多同学此后的工作和生活。
我们爱岗敬业,履职尽责,不停地再学习,上夜大、考研、出国,在单位是好员工、好干部,在家是好丈夫、好妻子、好父母、好儿女,人到中年,家成业立,足以自食其力、安身立命,尽心侍奉老人、培育子女。
或者小有身家,或者走上中层管理岗位,但未闻大富大贵者,缺少商界领袖、高官显贵、学界精英,同时,也绝少作奸犯科、身陷囹圄者。我们上进不懈怠,但不冒进、不激进,不汲汲以求,我们本来就来自平民家庭,相比父母一代已经实现了社会阶层的进阶。我们是伴随改革开放完成学业、开始职业生涯的,也像这个时代的所有人一样,有着焦虑、彷徨、不甘和对未来模糊不清的不安,但更多的是感恩,感恩时代,感恩母校,感恩父母。
我们不折腾,不想折腾别人,也不想被人折腾;我们爱国爱校,希望国家安定富强,盼望母校基业常青,走到哪里都以母校为荣;我们只想把眼前的事业打理好,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我们尽可能多回家看看父母,希望他们无病无灾、长命百岁,盼望他们健康自理的日子更长久些,看病住院的费用低一点、求人少一些,真到了那一天,能走得安祥一些、尊严一些。
我们希望孩子也能读个好点的大学,至少比我们强;找的对象门当户对,既不高攀、也不下嫁,自己可心、我们放心;不求他们大富大贵,只望安安稳稳,家庭可以一代代积累,只要不出事、不出大的风险,就不至于跌回困顿。孩子这一代与我们不同,读书已难改变命运、只能保住命运,一旦跌回困顿多少代也难翻身。
我们大多淳朴、透明,心眼儿不多,即使成人之后屡遭算计、小报告,也依然不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屑于办公室政治,有了防人之心,没有害人之行,懂人情却不世故。这是山东人的厚道仗义,也是平民的家风和十七中的校风。
正因为我们上进而平和,也有相伴而来的弱点和不足。我们上进、想考大学、有目标,但多数同学缺乏计划性,缺乏实现目标的步骤、措施和办法。我们平和,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特点和特长、潜能,不是傻呵呵地快乐着,每个人都希望被关注,也有一点小小的野心,也有领袖潜质。虽然十七中在那个时代前瞻性地提供了很多机会,有比较丰富的社团活动,有美术、体育特长生,有日本等国来的的教育参访团,老师们也很敬业,但囿于时代,还没有能够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和自信,没有把每门学科的大量知识高度结构化,没有教会学生实现目标的一步步的计划和一项项的措施。这都是时代所限,我想现在一定已经做得很好了。我们这次走进原来的教室,恰有两位同学在,他们有礼、自信,后生可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上进而从容,有实现目标的计划、措施和办法,能够把纷繁的知识结构化,除此之外,如果再能有一两种伴随终生的体育和艺术爱好,则更好。我们不愿他们做人上人,只望他们能成为中产的中间。这是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大概也是大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尤其是平民家庭和中产家庭。如果十七中能朝着这个方向去培养孩子,我们就放心了,就心满意足了,即使不可能每个孩子都成才。也就是说,十七中如果能够把这作为办学目标和特色,就会基业常青。
多少年来,习惯于写论文和公文了,几乎再没有写过“作文”。我仿佛又坐到十七中的教室里,重温高中语文课的煦暖。午后的阳光,穿过窗外的合欢树撒到课桌上,那时还没有雾霾,只有纯净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