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字/彩依依
摄影/石头参战老兵
北宋才子晏殊一生著述颇丰,有《珠玉词》行世,其词集的命名取自珠圆玉润之意,珍珠、美玉并没有黄金、钻石那么夺目耀眼,但有其内在美———美在自然与温润。
晏殊的词笔调闲婉,语言丰富,气象高华,有很多广为传诵的名篇佳句,《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被王国维先生称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的第一境界。
晏殊这首《蝶恋花》在题材里属于传统的相思别离之作,在作品手法上却另辟蹊径,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词的开头,便推出了一个颇有意味的意象:“槛菊愁烟兰泣露”。菊与兰皆为秋季开花的植物,故此意象首先表明时节为秋季,为抒发其相思别离之情营造一种凄凉的氛围。
这里可以看出,词人在选择菊、兰表达感情的用心之处,还让本没有生命情感的客观物象——菊、兰来承载抒情主人公的主观情感——愁、泣,达到了王国维先生所说的“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首句菊与兰的含义均指代人物的情思,准确地说是一种清雅而幽怨的情思,为整首词铺垫了情感的基调。
“槛菊愁烟兰泣露”是抒情主人公,早晨走出闺房的所见所感,接下来“罗幕轻寒”是抒情主人公走进闺房的所见所感。这种意象的转变表明抒情主人的内心情感的变化——心绪不宁。“罗幕”,在这里指的是抒情主人公的闺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轻寒”一词双关,在这里也指抒情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凄寒。再续以“燕子双飞去”,燕子为什么要飞去呢?当然是无法忍受上面提到的“寒”,似断实连。燕若如是,人何以堪?用渗透一层的创作手法,让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愈转愈深。
“燕子”成双成对,是代表爱情的象征,也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来表达比翼双飞的思念,“双飞”正是反衬人之孤独。晏殊词中甚多类似的意象,诸如“:时时海燕双飞去”《踏莎行·细草愁烟》,“燕子双双,依旧衔泥入杏梁”《采桑子·春风不负东君信》。这些意象在词中就超越了客观物象本身,在某种程度上都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情感。
“月”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屡次出现,像“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馀哀”曹植《七哀诗》“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情远》;“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白居易《八月十五夜禁中寓直寄元四稹》。这些“月”意象更多的是相思离别的自然背景,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
晏殊《蝶恋花》中的“明月”另具匠心,他说“明月”之“不谙”似乎有埋怨之意,更加凸显出抒情主人公的情深。作者在第一次提到“离别”时候,点明主旨,之后便笔锋马上一转,继之“斜光到晓穿朱户”,还以明月的无情反衬抒情主人公的痴情(相思愁苦以至通宵未眠)。
在咱们中国文学中,悲秋是一种传统的抒情模式,“西风”这一意象在晏殊的其他作品中也多有体现,例如“不知多少幽怨,和露泣西风”《诉钟情·数枝金菊对芙蓉》;这样的秋天给人以萧飒之感。在词中除了营造一种萧飒的氛围外,更多的是强调西风吹落叶之后的空旷感。
正是因为西风凋碧树,所以才能“望尽天涯路,整首词至此境界高远而辽阔,拓展了一个高远阔大而又苍茫凄美的意境。这个意境,颇为后世论者肯定,王国维先生再三赞赏说: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诗人之忧生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似之。《人间词话》二五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
《人间词话》二六,王国维先生把这种境界定为成大事业的第一境界除了注重这种苍茫辽阔的意境外,他还体会到这里“独”字的内涵。晏殊原词中的“独”是应上阕的“离恨”,反照“双飞”,在王国维先生看来这又何尝不是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所必须经历的一个情感阶段呢?这三句境界高远,成为全词的警句。
高楼骋望,正如欧阳修笔下的“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踏莎行·候馆梅残》,不见所思,因而想到音书寄远。至此可见抒情主人公的痴情——尝试用各种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欲寄彩笺兼尺素”的另一个版本是“欲寄彩笺无尺素”,究竟是“兼尺素”还是“无尺素”?
从“兼尺素”来看,女主人公在想到音书寄远时,又何曾吝惜“彩笺”和“尺素”呢?即使通过这两种媒介也不能承载她那浓浓的相思之情。
接着继之以“山长水阔知何处”,登高临远,不见所思,音书寄远又不知应该寄往何处,可见“山长水阔”突出了“欲寄彩笺兼尺素”的相思苦恋主题。
晏殊在词的结尾用“山长水阔”营造了辽阔、雄浑的意境。这种结尾方法在晏殊其他词中也曾出现,像“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可惜异香珠箔外,不辞清唱玉尊前。使星归觐九重天”《浣溪沙·绿叶红花媚晓烟》。
综观整首词,上下阕之间,在境界、风格上是有区别的。上阕取境于闺阁,词风偏于柔和;下阕境界开阔,风格接近悲凉。上阕柔和中见含蓄,下阕广远中有思致,整篇贯穿于意象虚涵这一特点。
谢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