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的山,在村南,就叫南山。
老辰光,南山是村民的自留地,菜园、果园、茶园,调节生活,还能换几个钱。
60年代,以粮为纲,村民们响应号召,砍了果树,砍了茶树,水稻种不了,种起了小麦、玉米,换换口味,吃不完养猪。
80年代,改革开放,大搞建设,苗木值钱,大家响应号召,全部改种苗木。那时建设项目小而精,流行什么黄杨、玉兰这些小数种,玉兰又是上海市花,于是大干快上。那些树长得慢,等长得可以换钱时,那阵风早过了,结果当然是滞销,后来大都砍的砍,荒的荒。
90年代,村民基本都外出务工了,懂技术的赶个木工、漆工、泥瓦工,没技术的也能买个力气干小工,总比捣鼓一亩三分地强,种稻吃饭都不积极,不要说自留地了,南山眼见慢慢荒芜了。
00年代,再掀建设高潮,苗木再次值钱。这时城乡建设大项目多,流行香樟、青松这样的大树种,于是又大干快上,山上很快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空气极好,干得早的都挣到钱了。可惜以前逃过一劫没砍的黄杨、玉兰,这次终于没能逃过一劫,当了村民的烧火材。
10年代,建设高潮继续,而且越来越注重精细注重品质,分水轮流转,轮到小数种、果树茶树值钱了,什么青枫、樱花啥的,还有人开始种琵琶、茶叶,特别是八十年代种下的黄杨,只要逃过前面几个劫难,没有成为村民烧火材的,一时身价暴涨,一棵大几千起。我母亲至今唠叨,家里一块黄杨地之前给别人种香樟,80年代种下的几十棵黄杨,当时全砍了当柴,也难怪她唠叨,放到现在至少二十个W阿,能不心疼!
20年代,祖辈、父辈渐渐老去,年轻人已经不种地也不种树了,他们的根已经离开了土地,他们的根长在哪里呢?只是越来越少了人侍弄的南山,渐渐安静起来,大香樟、大青松已然遮天蔽日,小树果树少人照料,大树底下没了阳光,慢慢就没了长势,以前的热闹菜园果园茶园成了宁静的森林了。
这几年清明拜祭祖先,我每次都是带足工具的,因为少有人走,原先的路已经荒草丛生,甚至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