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幸福,很多人都不知道幸福到底是什么?
幸福不是一种简单的快乐,也不是一种不切实际虚幻的概念,也不是独善其身的,在某种程度上幸福更不是由金钱决定的。
幸福是一种“有意义的快乐”。这种“有意义的快乐”离不开生活的积极目标与创造。
工作累了一天,下班回到家里躺着刷手机会很快乐,但如果一直躺着刷下去,就没意思了。学习太紧张的时候,去看一场电影或者去追剧,会很快乐,但如果没日没夜的看,就会感到很空虚。当我们为生活中的积极目标或弹性目标向前推进的时候,我们就会在推进积极目标或弹性目标的过程中感到很快乐,并体验到一种温暖而持久的幸福。
幸福是一种有“意义的快乐”。这种“有意义的快乐”里面也有物质和生理的基础。那么我们为什么在生活中常常会感到不幸福呢?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社会心态因素的原因。
在选择一份工作的时候,大多数人往往不是出于个人利益及幸福感价值的考虑,很多时候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前途,或者是为了养家糊口才选择这份工作的。幸福有一种特别重要的体验叫作福流,即在做事情或工作的时候能够物我两忘,沉浸其中。当我们违背了自己内心真实想法去选择一份自己不喜欢但很挣钱的工作时,就不会产生福流的体验,更不会在这份工作中感受到意义和快乐。
除了社会心态因素的原因,还有就是比较也会让人感受不到幸福。比较分为上行比较、平行比较和下行比较。上行比较就是指和那些比我们强大的人进行比较,平行比较就是指就是和我们身边的人或同一圈子的人比,下行比较就是指和那些比我们弱小的人做比较。
在生活中,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会产生比较和攀比的心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一下子挣了一个亿时,我们不会去和它比,但当我们身边的人每个月比我们多赚几千元或者更多的时候,我们就会把自己和它进行比较。在或者发工资的时候同事比你多拿了几百或几千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比较的心理,感到不快乐了。
比较会产生很多非理性的习惯,比如你是否和一位疾病缠身但有很多财富的人交换生命,很多人可能会不假思索的答应,但他们忽略了健康,所以这就是非理性的思考习惯。比较除了会产生非理性的思考习惯,还会给人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身边的人都开着豪车,但自己却开着非常普通的车子,在或者我们看到别人炫富,也会感到不快,产生自己很贫穷的感觉。
人比人,气死人,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但在生活中总会充满各种各样的比较,即使我们不去比较,我们周围的人或者亲朋好友也可能会下意识的拿我们去和其他人进行比较。所以就会出现“别人家的老公或妻子”、“别人家的孩子”、“我的那位朋友”等新物种。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正确的比较呢?
第一,根据比较的目的,调整比较的方向。为了让自己有更多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我们可以选择向下比较,或者避免比较。比如自己的身材很好,很苗条,我们可以不去和那些比我们身材更好更苗条的人去进行比较,可以和那些体重胖的人比。向下比较会让人产生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但向上比较有时候可能会更激励我们努力行动。比如有些减肥的人会进行向上比较,它们会在家里贴一张比自己瘦的人的照片,从而提醒自己留意体重,还更加促进了减肥计划。
第二,改变比较的内容,建立多元化的比较体系。比如虽然我们的车可能没有别人的好,但一样可以让我们到达目的地。再比如我们可能工作很普通,但也很平凡,但我们身体健康,工作快乐呀。当我们在生活中因为比较而感到不幸福时,我们可以想一想自己有拥有什么,我们有哪些别人没有的东西或者特长,再或者我们有哪些别人没有的优势等等。所以,建立多元化的比较体系更容易让我们感到幸福满足。
第三,改变比较的对象,做小池塘里的大鱼。心理学家赫伯特•马什和约翰•帕克于1984年提出一个有趣的理论,叫作“大鱼小池塘效应”。大鱼是指那些特别优秀的人,小鱼是指和优秀的人相比较差的群体。
一条鱼在大海里会显得很渺小,但如果回到池塘就会很庞大。如果你是一条优质的大鱼,那么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考虑投向池塘的怀抱。“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具体怎么选择,还是要根据自己的目的而定。
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遇到挫折经历痛苦的时候,愿我们都能做一个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