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阳最近特别喜欢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喜欢模仿,例如在厨房我们大笤帚簸箕和阳阳的小笤帚簸箕放在一起了,阳阳看见了特别自豪的说:“这是阳阳的”,然后学着大人的样子一手拿着簸箕一手拿着笤帚像模像样的开始扫地;成铭在换了好几个小墩布后又为阳阳买了一个,阳阳开心极了,地下脏了或有水自己就主动擦一擦。
晚上刚好有时间,我开始收拾屋子,把大大小小的废纸和纸箱放在一起,阳阳见了喊:“妈妈,是给老爷爷吗?”“嗯,是的,明天早晨咱们去把这些纸箱给老爷爷和老奶奶送去”(我们楼斜前面有两个老人收这些废旧东西,有时候我就带阳阳给他们送去),接着阳阳就在那儿捣鼓这些纸箱,不一会儿他把头伸进一个小纸箱,手边在里面翻来翻去边兴奋地喊:“你们看,你们看,阳阳正学老爷爷呢”,楼门口正好是垃圾桶,每天都能见到好多个人在垃圾桶里找废品,我一下联想到孟母三迁,正不知如何回应从厨房出来的成铭说到:“哦,你在学老爷爷的样子在废物回收,发现这些东西的价值”,阳阳听了很高兴,又玩了好一会儿还学着老爷爷的样子把所有东西都堆在了一起,过程中一直骄傲的说:“阳阳和老爷爷一样。”
当时只佩服成铭的机智,待阳阳睡下我俩再谈起这件事时,我感觉这回答太有智慧了。一件事从不同角度看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同,在面对孩子时不是把孩子引向对表面行为的粗浅解读,而应把他引向对人类精神的敬畏以及为整体服务的精神。再如一次成铭与五岁的小满聊天,看到一个人在扫大街,成铭说:“小满,好好读书,造福社会,让这样辛苦劳动的人越来越少”。
我想所谓教育与艺术,就是在平日中,每个人都做的事,都看到的东西,用自己三观加工,再输出吧。